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综述 | 第11-17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2.1.1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内涵 | 第21页 |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21-22页 |
2.2 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技术工具 | 第22-24页 |
2.2.1 项目常见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工具 | 第22-23页 |
2.2.2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 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思路 | 第24-29页 |
第三章 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项目概述 | 第29-41页 |
3.1 项目背景 | 第29-30页 |
3.2 项目组成 | 第30-31页 |
3.2.1 技术研发子项目 | 第30-31页 |
3.2.2 共享平台子项目 | 第31页 |
3.2.3 成果产业化子项目 | 第31页 |
3.3 项目建设的范围三角 | 第31-34页 |
3.3.1 项目的目标 | 第31-34页 |
3.3.2 项目的投资规模 | 第34页 |
3.3.3 项目时间进度 | 第34页 |
3.4 项目SWOT分析 | 第34-41页 |
3.4.1 项目优势分析 | 第35页 |
3.4.2 项目弱势分析 | 第35-36页 |
3.4.3 项目机遇风险 | 第36-39页 |
3.4.4 项目威胁风险 | 第39-40页 |
3.4.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 第41-49页 |
4.1 技术研发子项目风险要素识别 | 第41-43页 |
4.2 共享平台建设子项目风险要素识别 | 第43-45页 |
4.3 成果产业化子项目风险要素识别 | 第45-49页 |
第五章 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项目的关键风险要素评估 | 第49-55页 |
5.1 技术研发子项目的关键风险评估 | 第49-51页 |
5.1.1 风险要素的评估过程 | 第49-51页 |
5.1.2 技术研发子项目关键风险要素的确定 | 第51页 |
5.2 共享平台建设子项目的风险评估 | 第51-53页 |
5.2.1 风险要素的评估过程 | 第51-53页 |
5.2.2 共享平台建设子项目关键风险要素的确定 | 第53页 |
5.3 成果产业化子项目的风险评估分析 | 第53-55页 |
5.3.1 风险要素评估过程 | 第53-54页 |
5.3.2 成果产业化子项目关键风险要素的确定 | 第54-55页 |
第六章 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项目关键风险要素对策建议 | 第55-61页 |
6.1 技术研发子项目的关键风险要素对策建议 | 第55-57页 |
6.1.1 技术路线的风险对策建议 | 第55页 |
6.1.2 经费预算不合理的风险对策建议 | 第55-56页 |
6.1.3 技术产业化可行性的风险对策建议 | 第56-57页 |
6.2 共享平台建设子项目的关键风险要素对策建议 | 第57-58页 |
6.2.1 缺乏对外服务能力风险对策建议 | 第57页 |
6.2.2 中试基础设施风险对策建议 | 第57页 |
6.2.3 人才队伍建设风险对策建议 | 第57-58页 |
6.3 成果产业化子项目的关键风险要素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6.3.1 管理风险对策建议 | 第58页 |
6.3.2 市场风险对策建议 | 第58-59页 |
6.3.3 资金风险对策建议 | 第59页 |
6.3.4 技术风险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7.3 未来的研究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