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2-14页 |
1.1.1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 第12-13页 |
1.1.2 我国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 第13-14页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主要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组织扁平化理论 | 第20-21页 |
2.1.1 组织扁平化理论的具体内容 | 第20-21页 |
2.1.2 组织扁平化理论与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 | 第21页 |
2.2 权力制约理论 | 第21-24页 |
2.2.1 权力制约理论的内容 | 第21-22页 |
2.2.2 权力制约理论与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森林公安管理体制历史演变和基本构架 | 第24-32页 |
3.1 森林公安的历史演变 | 第24-26页 |
3.1.1 森林公安的建立 | 第24-25页 |
3.1.2 森林公安的发展 | 第25-26页 |
3.2 延安市森林公安目前的基本构架 | 第26-30页 |
3.2.1 实行双重管理 | 第26-28页 |
3.2.2 机构设置情况 | 第28-29页 |
3.2.3 人员编制情况 | 第29页 |
3.2.4 管理权限情况 | 第29-30页 |
3.3 安市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情况调查问卷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森林公安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 | 第32-42页 |
4.1 现行管理体制使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滞后,履职阻力加大 | 第32-33页 |
4.1.1 现行管理体制使森林公安正规化建设滞后 | 第32页 |
4.1.2 现行管理体制使森林公安的履职阻力加大 | 第32-33页 |
4.2 现行管理体制使执法权限不足,主体模糊 | 第33-36页 |
4.2.1 执法权限不足 | 第33-34页 |
4.2.2 行政执法时执法主体不明确 | 第34-36页 |
4.3 现行管理体制使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滞后 | 第36-42页 |
4.3.1 森林公安系统内民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 第36-37页 |
4.3.2 刑侦、技侦专业人才缺失 | 第37-38页 |
4.3.3 森林公安队伍被边缘化 | 第38-42页 |
第五章 我国森林公安现行管理体制弊端的成因 | 第42-44页 |
5.1 重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现实要求 | 第42页 |
5.2 执法体系不健全 | 第42-43页 |
5.3 森林公安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缓慢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意大利森林警察管理体制与借鉴 | 第44-48页 |
6.1 意大利森林警察的管理体制 | 第44-46页 |
6.1.1 实行“警政合一”的森林警察体制 | 第44页 |
6.1.2 高标准的警务管理 | 第44-45页 |
6.1.3 具有警察职能的林业执法体系 | 第45页 |
6.1.4 充裕的经费保障 | 第45-46页 |
6.2 意大利森林警察的启示 | 第46-48页 |
第七章 推进延安市森林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 第48-54页 |
7.1 改变现行“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为“统一领导” | 第48-49页 |
7.2 完善森林公安执法体系 | 第49-50页 |
7.2.1 明晰森林公安执法权限 | 第49-50页 |
7.2.2 规范森林公安执法主体 | 第50页 |
7.3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 | 第50-54页 |
7.3.1 提高森林公安民警的整体文化水平 | 第50-51页 |
7.3.2 加强专业人才的招入和吸收 | 第51页 |
7.3.3 重视文化宣传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