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生物防治的发展与转基因的作物诞生 | 第11-12页 |
·化学防治出现的弊端 | 第11页 |
·生物防治的发展 | 第11页 |
·转基因的作物的诞生 | 第11-12页 |
·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何谓转基因作物 | 第12页 |
·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研究 | 第13-14页 |
·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性 | 第13-14页 |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 | 第14页 |
·Bt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安全性评价 | 第14-19页 |
·Bt蛋白杀虫机理 | 第15页 |
·Cry毒性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 | 第15-16页 |
·Bt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16-19页 |
·Bt作物对土壤小型动物的影响 | 第16-17页 |
·Bt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17-18页 |
·Bt作物对土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Bt水稻种植与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39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药品试剂 | 第22-23页 |
·田间试验设计和取样 | 第23-24页 |
·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24-27页 |
·过氧化氢酶的测定方法 | 第24页 |
·中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脲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蔗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统计分析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Bt水稻第一年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31页 |
·华池B6、嘉早935、中九B第一年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 | 第28-29页 |
·TT51、明恢63、9311第一年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 | 第29-31页 |
·Bt水稻种植第二年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4页 |
·华池B6、嘉早935、中九B第二年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 | 第31-33页 |
·TT51、明恢63和9311第二年种植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影响 | 第33-34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8页 |
·华池B6、嘉早935、中九B三个品种秸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 第35-36页 |
·TT51、明恢63和9311三个品种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Bt水稻种植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田间试验与取样 | 第40页 |
·土壤呼吸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土壤呼吸CO_2的计算公式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Bt水稻种植第一年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41-43页 |
·华池B6、嘉早935、中九B种植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41-42页 |
·TT51、明恢63、9311种植对根际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42-43页 |
·Bt水稻种植第二年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43-45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Bt水稻种植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48-68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材料 | 第49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49页 |
·田间试验与取样 | 第49页 |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多样性 | 第49页 |
·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7页 |
·Bt水稻第一年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50-56页 |
·Bt水稻第一年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值的影响 | 第50-52页 |
·Bt水稻第一年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第52-54页 |
·Bt水稻第一年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主成分分析 | 第54-56页 |
·Bt水稻第二年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56-61页 |
·Bt水稻第二年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值的影响 | 第56-57页 |
·Bt水稻第二年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第57-58页 |
·Bt水稻第二年种植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主成分分析 | 第58-61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61-67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值的影响 | 第61-63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第63-64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方式主成分分析 | 第64-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Bt水稻种植及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68-99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4页 |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69页 |
·供试试剂 | 第69-70页 |
·田间试验与取样 | 第70页 |
·土壤总DNA的提取 | 第70-71页 |
·PCR扩增 | 第71-72页 |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 | 第72-73页 |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所需溶液配制 | 第72页 |
·变性胶的制备 | 第72-73页 |
·电泳条件 | 第73页 |
·银染 | 第73页 |
·TGGE指纹图谱分析 | 第73页 |
·细菌16S rDNA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 第73-74页 |
·TGGE胶片特异性条带切割及PCR扩增 | 第73页 |
·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73-74页 |
·特异性条带PCR产物的克隆 | 第74页 |
·PCR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7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4-98页 |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第74-75页 |
·16S rDNA扩增 | 第75页 |
·TGGE的重现性 | 第75-76页 |
·Bt水稻第一年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76-85页 |
·不同水稻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TGGE分析 | 第76-81页 |
·特异性条带切胶回收与克隆 | 第81-85页 |
·Bt水稻第二年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85-89页 |
·Bt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89-98页 |
·不同水稻品种秸秆还田土壤TGGE分析 | 第89-94页 |
·特异性条带切胶回收与克隆 | 第94-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9-100页 |
ABSTRACT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