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S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22页
        1.2.1 国外关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问题研究综述第14-18页
        1.2.2 国内关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问题研究综述第18-21页
        1.2.3 述评第21-22页
    1.3 研究方法第22-24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23页
        1.3.2 比较研究方法第23页
        1.3.3 案例分析法第23-24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梳理第25-30页
    2.1 概念界定第25-26页
        2.1.1 高校教师岗位定义第25页
        2.1.2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第25-26页
    2.2 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理论基础第26-30页
        2.2.1 岗位管理理论第26-27页
        2.2.2 岗位分类理论第27-28页
        2.2.3 绩效管理理论第28-30页
第3章 S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现状第30-37页
    3.1 选择S大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第30页
    3.2 调查方法第30-31页
        3.2.1 问卷调查第30-31页
        3.2.2 开放式访谈第31页
    3.3 S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制度现状第31-33页
        3.3.1 设岗原则第31-32页
        3.3.2 岗位类别与等级第32页
        3.3.3 岗位聘任及考核第32页
        3.3.4 分类管理配套政策第32-33页
    3.4 S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实施成效第33-37页
        3.4.1 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第34页
        3.4.2 教师岗位考核体制逐步健全第34页
        3.4.3 教师绩效评价机制逐渐合理第34-35页
        3.4.4 人才引进和提升初见成效第35-37页
第4章 S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7-46页
    4.1 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7-43页
        4.1.1 分类管理理念滞后第37-38页
        4.1.2 分类管理制度不完善第38-41页
        4.1.3 缺乏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第41-42页
        4.1.4 尚未搭建教师梯队发展平台第42-43页
    4.2 教师岗位分类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46页
        4.2.1 人事管理制度与学校发展的矛盾第43-44页
        4.2.2 教师对分类管理参与度不高第44页
        4.2.3 教师岗位分类发展配套措施不完善第44-45页
        4.2.4 缺乏灵活多样的岗位聘用方式第45-46页
第5章 完善S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对策及建议第46-55页
    5.1 创新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理念第46-48页
        5.1.1 构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第46-47页
        5.1.2 探索柔性用人机制第47-48页
    5.2 明确分类管理目标完善制度第48-51页
        5.2.1 规范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第48-49页
        5.2.2 科学设岗,规范职责第49-50页
        5.2.3 分类聘任,分别管理第50页
        5.2.4 建立合理有效的岗位考核与流转机制第50-51页
    5.3 重视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第51-53页
        5.3.1 消除教师心理落差,指导教师选择岗位类型第51-52页
        5.3.2 加强岗位指导,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第52页
        5.3.3 把握不同类型教师各个职业发展时期的培养环节第52-53页
    5.4 搭建高水平教师梯队成长平台第53-55页
        5.4.1 构建团队岗位第53-54页
        5.4.2 团队考核评价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公共教学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电子政务系统数据访问中间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