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的停车场泊车诱导系统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 第18-28页 |
2.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18页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19页 |
2.3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9-25页 |
2.3.1 ZigBee技术 | 第19-22页 |
2.3.2 GPRS技术 | 第22-23页 |
2.3.3 Andriod开发平台 | 第23-25页 |
2.4 系统总体框架 | 第25-26页 |
2.5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6-28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第28-48页 |
3.1 系统硬件总体框架 | 第28-30页 |
3.2 车位检测部分 | 第30-34页 |
3.2.1 车位检测模块分析 | 第30-31页 |
3.2.2 超声波模块设计 | 第31-33页 |
3.2.3 控制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3.3 无线信息传输部分 | 第34-42页 |
3.3.1 ZigBee核心电路设计 | 第34-39页 |
3.3.2 ZigBee路由器节点设计 | 第39-40页 |
3.3.3 ZigBee协调器网关节点设计 | 第40-42页 |
3.4 显示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3.4.1 LCD12864 | 第43-44页 |
3.4.2 LED点阵屏 | 第44-45页 |
3.5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5-48页 |
3.5.1 市政供电 | 第45-46页 |
3.5.2 太阳能供电 | 第46-48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 第48-60页 |
4.1 Z-Stack协议栈和开发环境 | 第48-51页 |
4.1.1 Z-Stack协议栈 | 第48-50页 |
4.1.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0-51页 |
4.2 路由器软件设计 | 第51-54页 |
4.2.1 路由器软件设计 | 第51-53页 |
4.2.2 数据处理 | 第53-54页 |
4.3 协调器软件设计 | 第54-58页 |
4.3.1 协调器建网和组网 | 第54-55页 |
4.3.2 协调器与上位机通讯 | 第55-58页 |
4.4 ZigBee网络独立性设计 | 第58-60页 |
第5章 最优路径诱导算法 | 第60-72页 |
5.1 诱导算法分析 | 第60-64页 |
5.1.1 停车流程 | 第60-61页 |
5.1.2 影响停车因素 | 第61-62页 |
5.1.3 Dijkstra算法 | 第62-63页 |
5.1.4 最优算法的选择 | 第63-64页 |
5.2 基于灰色关联多属性决策 | 第64-68页 |
5.2.1 模型假设 | 第65-67页 |
5.2.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决策模型 | 第67-68页 |
5.3 泊车诱导路径优化 | 第68-72页 |
5.3.1 路径优化流程 | 第68页 |
5.3.2 最优路径导航的实现 | 第68-72页 |
第6章 系统软件管理平台 | 第72-85页 |
6.1 服务器管理中心 | 第72-79页 |
6.1.1 功能实现 | 第74-77页 |
6.1.2 数据库实现 | 第77-79页 |
6.2 手机客户端设计 | 第79-85页 |
6.2.1 开发环境 | 第79-80页 |
6.2.2 通信交互 | 第80-81页 |
6.2.3 登录注册功能 | 第81-82页 |
6.2.4 查询预定功能 | 第82-83页 |
6.2.5 定位导航功能 | 第83-8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总结 | 第85页 |
7.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