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核苷酸/稀土配位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生物检测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6页
    1.1 配位聚合物简介第13页
    1.2 稀土配位聚合物第13-33页
        1.2.1 稀土离子的电子结构及其光谱性质概述第13-14页
        1.2.2 稀土离子发光的敏化第14-17页
            1.2.2.1 Antenna效应第14-16页
            1.2.2.2 基于稀土离子间f→f能量传递的Ln-CPs敏化发光第16-17页
            1.2.2.3 基于过渡金属到稀土离子间d→f能量传递的Ln-CPs敏化发光第17页
        1.2.3 稀土离子的配位特点第17-18页
        1.2.4 稀土荧光配位聚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8页
        1.2.5 稀土配位聚合物荧光特点第18页
        1.2.6 稀土荧光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应用第18-33页
            1.2.6.1 Ln-CPs传感器中开放性位点用于小分子检测第19-23页
            1.2.6.2 Ln-CPs传感器用于阳离子检测第23-26页
            1.2.6.3 Ln-CPs传感器用于阴离子检测第26-30页
            1.2.6.4 Ln-CPs传感器在其它荧光检测方面的应用第30-33页
    1.3 本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结果第33-36页
第2章 稀土铈配位聚合过氧化氢模拟酶的制备及应用第36-51页
    2.1 引言第36-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2.2.1 实验试剂第38页
        2.2.2 仪器设备第38-39页
        2.2.3 ATP-Ce-Tris CPNs纳米粒子的合成第39页
        2.2.4 血清样的处理第39页
        2.2.5 H_2O_2的检测第39页
        2.2.6 葡萄糖分子的检测第39-40页
        2.2.7 人血清样中葡萄糖分子的检测第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0页
        2.3.1 ATP-Ce-TrisCPNs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40-43页
        2.3.2 ATP-Ce-TrisCPNs纳米粒子检测H_2O_2的原理第43-45页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5-47页
        2.3.4 H_2O_2检测第47-48页
        2.3.5 葡萄糖检测第48-49页
        2.3.6 实际样葡萄糖检测第49-50页
    2.4 结论第50-51页
第3章 基于F→F能量传递双稀土配位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应用第51-75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4页
        3.2.1 化学试剂第52-53页
        3.2.2 仪器设备第53页
        3.2.3 ATP-Ce/Tb-TrisCPNs纳米粒子的合成第53页
        3.2.4 生物硫醇的检测第53页
        3.2.5 血清样的处理第53-54页
        3.2.6 H_2O_2的检测第54页
        3.2.7 葡萄糖分子的检测第54页
        3.2.8 人血清样中葡萄糖分子的检测第54页
    3.3 ATP-Ce/Tb-TrisCPNS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54-57页
        3.3.1 形貌表征第55页
        3.3.2 ATP-Ce/Tb-Tris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能第55-56页
        3.3.3 红外光谱分析第56-57页
        3.3.4 紫外光谱分析第57页
    3.4 基于ATP-Ce/Tb-Tris纳米材料生物硫醇检测的研究第57-66页
        3.4.1 ATP-Ce/Tb-TrisCPNs/Cu2+检测生物硫醇的传感机理第59-62页
        3.4.2 实验条件优化第62-64页
        3.4.3 生物硫醇的检测第64-65页
        3.4.4 人血清样中生物硫醇检测第65-66页
        3.4.5 小结第66页
    3.5 基于ATP-Ce/Tb-Tris纳米传感器H_2O_2检测的研究第66-75页
        3.5.1 ATP-Ce/Tb-Tris纳米粒子检测H_2O_2的传感原理第67-68页
        3.5.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8-70页
        3.5.3 H_2O_2检测第70-72页
        3.5.4 葡萄糖检测第72-73页
        3.5.5 实际样葡萄糖检测第73页
        3.5.6 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基于适配体/铽配位聚合物荧光传感器免标记原位检测凝血酶的研究第75-84页
    4.1 引言第75-77页
    4.2 实验部分第77-79页
        4.2.1 化学试剂第77-78页
        4.2.2 仪器设备第78页
        4.2.3 Tb-CPNs纳米粒子的合成第78页
        4.2.4 缓冲溶液和人血样中凝血酶的检测第78-7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9-83页
        4.3.1 Tb-CPNs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79-81页
        4.3.2 合成条件优化第81-82页
        4.3.3 凝血酶检测的灵敏性第82页
        4.3.4 凝血酶检测的选择性第82-83页
        4.3.5 人血清中凝血酶的检测第83页
    4.4 结论第83-84页
第5章 基于核苷酸/稀土配位聚合物检测凝血酶的传感机理分析研究第84-100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实验部分第84-87页
        5.2.1 化学试剂第84-85页
        5.2.2 仪器设备第85页
        5.2.3 纳米材料合成第85-86页
            5.2.3.1 Tb-CPNs, A-Tb-CPNs, L-Tb-CPNs纳米材料的合成第85-86页
            5.2.3.2 G-Tb纳米材料的合成第86页
            5.2.3.3 Nu-Ce/Tb (Nu =ATP, GTP, CTP, TTP, UTP)纳米材料的合成第86页
            5.2.3.4 PO_4 -Ce/Tb和P_2O_7-Ce/Tb纳米材料的合成第86页
        5.2.4 缓冲溶液中材料对凝血酶的响应实验第86-87页
    5.3 Tb-CPNS基凝血酶传感器检测原理的探讨第87-89页
    5.4 核苷酸/稀土配位聚合物和稀土磷酸盐的制备及对凝血酶响应的机理研究第89-99页
        5.4.1 实验设计及相关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第89-94页
            5.4.1.1 形貌表征第90页
            5.4.1.2 G-Tb, Nu-Ce/Tb-Tris及稀土磷酸盐的荧光光谱分析第90-93页
            5.4.1.3 GDP-Tb, ATP-Ce/Tb-Tris, P_2O_7-Ce/Tb的紫外光谱分析第93-94页
        5.4.2 G-Tb, Nu-Ce/Tb-Tris及稀土磷酸盐对凝血酶的响应实验第94-98页
            5.4.2.1 G-Tb, Nu-Ce/Tb-Tris,P_2O_7-Ce/Tb等对凝血酶响应的荧光光谱分析第94-96页
            5.4.2.2 GDP-Tb, ATP-Ce/Tb-Tris, P_2O_7-Ce/Tb以及ATP-Ce-Tris等对凝血酶响应的光散射光谱分析第96-98页
            5.4.2.3 GDP-Tb, ATP-Ce/Tb-Tris, PO_4-Ce/Tb加入凝血酶后的形貌表征第98页
        5.4.3 GDP-Tb荧光探针检测凝血酶第98-99页
    5.5 结论第99-10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候变化条件下宜春地区水稻生长模拟研究
下一篇:基于卟啉分子一维共轭聚合链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