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14-1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的难点 | 第14-16页 |
2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创新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第16-17页 |
·城镇化的概念 | 第16页 |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第16页 |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 第16-17页 |
·社会治理创新相关的概念和内涵 | 第17-18页 |
·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 | 第17页 |
·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 | 第17-18页 |
·社会治理创新借鉴的理论资源 | 第18-20页 |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8页 |
·社会治理理论 | 第18-19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20-24页 |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 第20-21页 |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 第20页 |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 第20-21页 |
·新型城镇化是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第21页 |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 第21-22页 |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 | 第21页 |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新社会治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 第21-22页 |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 | 第22页 |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在联系 | 第22-24页 |
·社会治理创新吻合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价值理念 | 第22-23页 |
·社会治理创新是破除新型城镇化发展障碍的重要方式 | 第23-24页 |
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前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8页 |
·社会治理理念方面的问题 | 第24页 |
·社会治理主体方面的问题 | 第24-25页 |
·社会治理机制方面的问题 | 第25-28页 |
5 社会治理创新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28-36页 |
·社会治理理念方面 | 第28-29页 |
·社会治理主体方面 | 第29-31页 |
·政府简政放权,实施“小政府、大社会” | 第29页 |
·社会治理市场化,公共服务多元化 | 第29-30页 |
·社会组织充分参与,提髙社会自治能力 | 第30-31页 |
·社会治理内容方面 | 第31-33页 |
·社会治理更加注重法治建设 | 第31-32页 |
·社会治理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32-33页 |
·社会治理更加注重科学化和民主化 | 第33页 |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方面 | 第33-36页 |
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析 | 第36-42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建立服务导向的治理模式 | 第36-37页 |
·以人为本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原则 | 第36页 |
·服务导向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基础 | 第36-37页 |
·加快建立多元化主体的社会治理格局 | 第37-38页 |
·稳固党委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 | 第37页 |
·加强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服务作用 | 第37页 |
·发展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 | 第37-38页 |
·引导公众参与巩固社会治理的民主基础 | 第38页 |
·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表达的相关机制 | 第38-39页 |
·改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 第38-39页 |
·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第39页 |
·综合运用多种社会治理手段丰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 第39-42页 |
·坚实的法制保障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 第39-40页 |
·加强道德教育柔性手段的运用助力社会治理 | 第40页 |
·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 第40-42页 |
7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