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甘油综合利用 | 第11-13页 |
| ·甘油氧化 | 第11-12页 |
| ·甘油加氢裂解 | 第12页 |
| ·甘油脱水 | 第12页 |
| ·甘油醚化 | 第12-13页 |
| ·甘油氯化 | 第13页 |
| ·甘油酯化 | 第13页 |
| ·乙酸甘油酯合成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液体酸催化甘油与乙酸酯化 | 第14页 |
| ·固体酸催化甘油与乙酸酯化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6-22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6-17页 |
| ·实验试剂 | 第16-17页 |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17-18页 |
| ·五氧化二锑制备 | 第17页 |
| ·SBA-15负载磷钨杂多酸制备 | 第17-18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18-19页 |
| ·XRD分析 | 第18页 |
| ·BET分析 | 第18页 |
| ·SEM分析 | 第18-19页 |
| ·Py-IR分析 | 第19页 |
| ·TG/DTG分析 | 第19页 |
| ·NH_3-TPD分析 | 第19页 |
| ·FT-IR分析 | 第19页 |
| ·产物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 ·定性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定量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H_3PW_(12)O_(40)/SBA-15制备及其催化甘油酯化研究 | 第22-36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26-30页 |
| ·FT-IR分析 | 第26-27页 |
| ·XRD分析 | 第27-28页 |
| ·N_2等温吸附-脱附分析 | 第28-29页 |
| ·NH_3-TPD分析 | 第29-30页 |
| ·反应条件对甘油酯化的影响 | 第30-33页 |
| ·H_3PW_(12)O_(40)负载量影响 | 第30页 |
| ·反应温度影响 | 第30-31页 |
| ·乙酸/甘油摩尔比影响 | 第31-32页 |
| ·催化剂用量影响 | 第32页 |
| ·反应时间影响 | 第32-33页 |
|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五氧化二锑催化甘油酯化反应研究 | 第36-46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 ·催化剂筛选 | 第36-37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7-41页 |
| ·Py-IR分析 | 第37-38页 |
| ·BET分析 | 第38-39页 |
| ·SEM分析 | 第39-40页 |
| ·XRD分析 | 第40页 |
| ·TG-DTG分析 | 第40-41页 |
| ·FT-IR分析 | 第41页 |
| ·反应条件对甘油酯化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反应温度影响 | 第41-42页 |
| ·催化剂用量影响 | 第42-43页 |
| ·乙酸/甘油摩尔比影响 | 第43页 |
| ·反应时间影响 | 第43-44页 |
|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