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PLC控制钢坯生产线冷却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本课题涉及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辊道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页 |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特点与应用 | 第11-12页 |
| ·台达PLC的特点与应用 | 第12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2-13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 2 辊道温度场的分析 | 第14-35页 |
| ·温度场求解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 ·傅里叶定律与热传导 | 第14-15页 |
| ·热辐射 | 第15页 |
| ·热对流 | 第15-16页 |
| ·边界条件 | 第16页 |
| ·几何条件与物理条件 | 第16页 |
| ·Fluent软件 | 第16-17页 |
| ·辊道温度场研究思路的介绍 | 第17-19页 |
| ·辊道的相关参数 | 第17-18页 |
| ·钢坯对辊道传热的分析 | 第18-19页 |
| ·输送辊道二维模型的构建 | 第19-23页 |
| ·输送辊实际模型 | 第19页 |
| ·输送辊道模型简化 | 第19-21页 |
| ·Fluent软件对模型处理 | 第21-23页 |
| ·Fluent软件求解模型的设置 | 第23-25页 |
| ·求解器的设置 | 第23页 |
| ·求解模型中湍流设置 | 第23-24页 |
| ·Fluent软件边界条件与材料的设置 | 第24-25页 |
| ·Fluent软件求解过程 | 第25-26页 |
| ·辊道温度场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6-34页 |
| ·钢坯与辊道热接触 | 第26-30页 |
| ·辊道外部环境温度的模拟 | 第30-32页 |
| ·钢坯对辊道轴向模型的热辐射分析 | 第32-34页 |
| ·结果分析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与设计 | 第35-51页 |
| ·冷却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 第35-37页 |
| ·冷却系统的缺陷 | 第35页 |
| ·冷却系统供水方案的选择 | 第35页 |
| ·冷却系统供水方案中变频运行方式 | 第35-36页 |
| ·冷却系统供水方案中PID控制 | 第36-37页 |
| ·控制系统主要配置的选型 | 第37-43页 |
| ·PLC及其扩展模块的选型 | 第37-40页 |
| ·变频器的选型 | 第40-42页 |
| ·触摸屏的选型 | 第42-43页 |
| ·压力变送器的选型 | 第43页 |
| ·PID控制器的选择 | 第43-44页 |
| ·控制系统电路图的分析与设计 | 第44-48页 |
| ·控制系统主电路分析与设计 | 第44-45页 |
| ·系统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第45-46页 |
| ·PLC与变频器外部接线 | 第46-47页 |
| ·PLC的I/O端子分配 | 第47-48页 |
| ·变频器基本功能的设定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1-64页 |
| ·台达PLC与PC通讯的建立 | 第51-53页 |
| ·系统控制程序整体结构 | 第53-54页 |
| ·水泵运行与切换控制程序 | 第53-54页 |
| ·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 第54-57页 |
| ·编程软件 | 第54页 |
| ·冷却系统自动运行过程分析 | 第54-55页 |
| ·自动运行控制程序流程图 | 第55-56页 |
| ·初始化程序 | 第56-57页 |
| ·触摸屏程序设计 | 第57-60页 |
| ·触摸屏编程软件 | 第57页 |
| ·触摸屏界面总体设计 | 第57-58页 |
| ·触摸屏界面 | 第58-60页 |
| ·PID控制在冷却系统中的实现 | 第60-63页 |
| ·MM440变频器的调试 | 第61页 |
| ·PID控制中目标值与反馈值的设定 | 第61-62页 |
| ·变频器PID参数的设定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5 组态王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4-69页 |
| ·组态王的概述 | 第64页 |
| ·组态王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64-68页 |
| ·组态王与台达PLC通信的实现 | 第64-67页 |
| ·远程监控系统的控制要求 | 第67页 |
|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步骤 | 第67页 |
| ·远程监控系统画面的设计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 | 第69-70页 |
| 7 展望 | 第70-71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 10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