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消费异化及其理性回归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 消费、消费异化的基本概念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消费 | 第11-13页 |
一、消费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二、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消费异化 | 第13-20页 |
一、消费异化的含义 | 第13-15页 |
二、消费异化的表现 | 第15-20页 |
第二章 关于消费异化的理论分析 | 第20-33页 |
第一节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 | 第20-27页 |
一、劳动分工与私有制是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20-22页 |
二、商品与货币的分离是消费异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22-23页 |
三、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消费异化普遍化的必备条件 | 第23页 |
四、传媒与电子商务技术的高度发展 | 第23-26页 |
五、消费观念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消费异化的危害 | 第27-33页 |
一、消费异化不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 第27-29页 |
二、消费异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 第29-30页 |
三、消费异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电子商务背景下消费意识的理性回归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克服消费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33-36页 |
一、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理念增强否定性和批判性意识 | 第33-34页 |
二、优化消费结构树立和谐发展的消费观 | 第34-35页 |
三、适度合理消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理性消费 | 第36-39页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第36-37页 |
二、加强法律和行政手段的调控 | 第37-38页 |
三、加强政策引导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