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对山核桃挥发物质的触角电生理反应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5页 |
·山核桃的概述 | 第9-10页 |
·山核桃的主要病虫危害及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山核桃的主要病害 | 第10-11页 |
·山核桃的主要虫害 | 第11-13页 |
·利用挥发性化学物质用于防治虫害的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 | 第13-14页 |
·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合物 | 第14-15页 |
·植食性昆虫释放的信息化合物 | 第15-16页 |
·虫害诱导的信息化合物 | 第16-17页 |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 | 第17-18页 |
·研究天牛对信息化合物行为反应的方法 | 第18-20页 |
·挥发物的收集与分析鉴定 | 第18-19页 |
·挥发性化合物的生物学测定 | 第19-20页 |
·植物挥发物与天牛的互作 | 第20-21页 |
·昆虫对寄主植株挥发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2 山核桃林区的天牛危害状况调查 | 第25-30页 |
·临安山核桃经济林区的自然概况 | 第25页 |
·林地调查 | 第25-26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8-30页 |
3 山核桃植株挥发性气体化学成分分析 | 第30-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0页 |
·采样方法 | 第30-31页 |
·组分分析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4 光肩星天牛对山核桃挥发性组分的EAG分析 | 第36-46页 |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供试昆虫 | 第36页 |
·供试植物源挥发性物质及其配制 | 第36-37页 |
·试验设计 | 第37-39页 |
·触角电位反应 | 第37-39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5 主要结论与创新 | 第46-48页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主要创新 | 第47-48页 |
6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