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外生菌根真菌的概述 | 第13-15页 |
·外生菌根的种类 | 第13-14页 |
·外生菌根的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铝毒的产生及其对植物和外生菌根真菌的危害 | 第15-18页 |
·铝毒的产生 | 第15-16页 |
·植物的铝毒害 | 第16-18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的影响 | 第18页 |
·外生菌根提高植物耐铝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外生菌根真菌细胞吸附、分隔铝阻止其向根内运输 | 第19页 |
·有机酸对铝的络合与转化作用 | 第19-20页 |
·液泡区室化 | 第20-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3章 外生菌根真菌对铝胁迫的响应及铝在菌丝中的分布 | 第23-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供试菌株 | 第23-24页 |
·Pachlewski培养基 | 第24页 |
·试验设计 | 第24-26页 |
·测定项日与方法 | 第26页 |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 | 第27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27-29页 |
·Al~(3+)在外生菌根真菌中的分布 | 第29-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 第35-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供试菌株及准备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页 |
·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35-3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4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分泌有机酸的影响 | 第37-39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培养环境pH值的影响 | 第39-40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过程中草酸分泌的影响 | 第40-41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不同生长阶段柠檬酸分泌的影响 | 第41-44页 |
·讨论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Al~(3+)对外生菌根真菌草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供试菌株 | 第45页 |
·仪器 | 第45-46页 |
·培养基 | 第46页 |
·试验设计 | 第4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6-47页 |
·数据处理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苹果酸脱氢酶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铝对外生菌根真菌异柠檬酸裂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主要结论 | 第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