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 1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 ·黄瓜枯萎病的发生 | 第15页 |
| ·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特征 | 第15-16页 |
|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 第16-17页 |
| ·轮作 | 第16-17页 |
| ·抗病品种选育 | 第17页 |
| ·嫁接 | 第17页 |
| ·种子和土壤消毒 | 第17页 |
| ·栽培管理 | 第17页 |
|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 | 第17-20页 |
| ·生防细菌 | 第18-19页 |
| ·生防真菌 | 第19页 |
| ·生防放线菌 | 第19-20页 |
| ·无致病性菌株 | 第20页 |
| ·利用拮抗生物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的作用机理 | 第20-22页 |
| ·拮抗作用 | 第21页 |
| ·竞争作用 | 第21页 |
| ·寄生作用 | 第21-22页 |
| ·诱导植物抗性 | 第22页 |
| 2 生物有机肥 | 第22-24页 |
| ·生物有机肥的定义 | 第22-23页 |
|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 第23页 |
| ·生物有机肥的作用 | 第23-24页 |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 4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CT205的初步鉴定 | 第27-4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培养基 | 第27-28页 |
| ·放线菌菌株A01、B01、B04、CT205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28页 |
| ·放线菌菌株A01、B01、B04、CT205的抗菌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 ·放线菌菌株CT205对黄瓜枯萎病原菌菌丝的影响 | 第29页 |
| ·放线菌菌株CT205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影响 | 第29页 |
| ·放线菌菌株CT205的鉴定 | 第29-32页 |
| ·菌株CT205的孢子丝及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 第29-30页 |
| ·菌株CT205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 第30-31页 |
| ·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 第31-32页 |
| ·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PCR扩增 | 第32页 |
| ·16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 | 第32页 |
| ·菌株系统发育地位的确定 | 第3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 ·放线菌菌株A01、B01、B04、CT205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32-34页 |
| ·放线菌菌株A01、B01、B04、CT205的抗菌活性 | 第34-35页 |
| ·放线菌CT205对植物病原真菌拮抗作用 | 第35-36页 |
| ·放线菌CT205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放线菌菌株CT205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影响 | 第37页 |
| ·放线菌CT205的鉴定 | 第37-39页 |
| ·菌株CT205的孢子丝及分生孢子形态 | 第37页 |
| ·菌株CT205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 第37-38页 |
| ·菌株CT205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38页 |
| ·菌株CT205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第38-39页 |
| 3 讨论 | 第39-40页 |
| 4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盆栽试验拮抗放线菌CT205对黄瓜枯萎病的生防效应 | 第41-63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6页 |
| ·供试材料 | 第41页 |
| ·菌悬液制备 | 第41-42页 |
| ·生物有机肥制备 | 第42页 |
| ·黄瓜种子育苗 | 第42页 |
| ·盆栽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 ·土样采集与处理 | 第43页 |
| ·测定方法 | 第43-46页 |
| ·发病率、死亡率、病情指数及防病效果的统计 | 第43页 |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 ·黄瓜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 第44页 |
| ·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44页 |
| ·土壤微生物计数 | 第44-45页 |
| ·根际土壤PCR-DGGE分析 | 第45-46页 |
|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 ·拮抗放线菌CT205对黄瓜枯萎病的生防效果 | 第46-49页 |
| ·黄瓜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 ·不同处理对黄瓜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物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3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53-57页 |
| ·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57-60页 |
| ·细菌PCR-DGGE多样性分析 | 第57-59页 |
| ·真菌PCR-DGGE多样性分析 | 第59-60页 |
| 3 讨论 | 第60-61页 |
| 4 小结 | 第61-63页 |
| 第四章 田间试验拮抗放线菌CT205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第63-75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3-65页 |
| ·材料 | 第63页 |
| ·田间试验区基本概况 | 第63页 |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63-64页 |
| ·测定方法 | 第64-65页 |
| ·对黄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统计 | 第64页 |
| ·黄瓜生物量测定 | 第64页 |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64页 |
| ·土壤微生物计数 | 第64-65页 |
| ·数据分析 | 第65页 |
| 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65-72页 |
| ·拮抗放线菌CT205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 第65-67页 |
|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物量的影响 | 第67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67-69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不同处理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69-72页 |
| 3 讨论 | 第72-73页 |
| 4 小结 | 第73-75页 |
|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 创新点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 附录 | 第87-89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