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黄芩核心种质构建与优良种质筛选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25页
   ·黄芩的本草考证第15-16页
   ·黄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黄芩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黄芩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应用第21-23页
     ·数据收集和整理第21页
     ·种质资源分组第21-22页
     ·样品选择第22页
     ·核心种质的有效性检验与评价第22页
     ·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第22页
     ·核心种质的应用第22-23页
   ·优良种质的筛选与应用第23-25页
2 论文的总体设计第25-31页
   ·立题依据与研究背景第25-27页
     ·中药材市场中栽培黄芩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第25页
     ·黄芩不都同部位保健功能的开发与利用第25-26页
     ·黄芩核心种质的构建是保护种源的有效手段之一第26页
     ·筛选优良黄芩种质是黄芩规范化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6-27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页
   ·研究目标第27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第27-28页
     ·不同种源黄芩生长指标及产量差异分析第27页
     ·不同种源黄芩药材和黄芩叶中所含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分析第27-28页
     ·黄芩核心种质的构建研究第28页
     ·黄芩优良种质的筛选研究第28页
   ·技术路线第28-31页
3 不同种源黄芩生长性状的差异分析第31-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小结与讨论第36-43页
4 黄芩药材和黄芩茎叶中活性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第43-73页
   ·黄芩药材不同部位中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第43-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小结与讨论第52-53页
   ·不同种源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定量分析第53-61页
     ·材料与方法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60页
     ·小结与讨论第60-61页
   ·不同种源黄芩叶中活性成分定量分析第61-73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5页
     ·结果与分析第65-70页
     ·小结与讨论第70-73页
5 黄芩核心种质的构建第73-89页
   ·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第73-74页
     ·数据选择与标准化处理第73页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第73页
     ·核心种质的评价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78页
     ·黄芩的生长指标、茎叶和药材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分析第74页
     ·黄芩的生长指标、茎叶和药材中活性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74-75页
     ·构建方法的确定第75-76页
     ·黄芩初级核心种质第76-77页
     ·初级核心种质的确认第77-78页
   ·小结与讨论第78-89页
6 黄芩优良种质的筛选第89-96页
   ·优良种质筛选方法第89-90页
     ·选择参考序列第89页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第89页
     ·计算关联系数第89页
     ·计算关联度第89-90页
     ·定义并计算相对关联度第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4页
   ·小结与讨论第94-96页
     ·优质黄芩药材种源的筛选第94-95页
     ·优质高产黄芩药材种源的筛选第95-96页
7 结语第96-101页
   ·结论第96-98页
     ·黄芩药材中活性成分空间分布情况第97页
     ·不同种源黄芩生长指标显著第97页
     ·不同种源黄芩药材和茎叶中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第97页
     ·从171份黄芩种质中筛选出43份构建黄芩核心种质第97-98页
     ·从药材质量和质量产量相结合筛选出优良的黄芩种质第98页
   ·展望第98-101页
     ·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不同种源黄芩的遗传学研究第98-99页
     ·药用植物不同部位的开发与利用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9页
致谢第109-111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结果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分子标记研究
下一篇:基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SNPs的高甘草酸含量的分子标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