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演员的性格化创造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注释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演员性格化创作的重要理论价值 | 第11-17页 |
| 一、性格化创造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 二、对演员性格化创造的认识 | 第13-16页 |
| 注释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不同学派的演员性格化创作观点 | 第17-25页 |
| 一、表现派关于性格化创造的观点 | 第17-20页 |
| (一) 狄德罗的性格化观点 | 第17-18页 |
| (二) 哥格兰的性格化观点 | 第18-20页 |
| 二、体验派关于性格化创造的观点 | 第20-24页 |
| (一) 亨利·欧文与萨尔维尼的性格化观点 | 第20-22页 |
| (二)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性格化创造的观点 | 第22-24页 |
| 注释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性格化创作的实现 | 第25-43页 |
| 一、对生活的积累 | 第25-29页 |
| (一) 对人物形象的积累 | 第25-28页 |
| (二) 情感的积累 | 第28-29页 |
| 二、对人物形象的构思 | 第29-34页 |
| (一) 对剧本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 第29-32页 |
| (二) 构思人物形象的雏形 | 第32-34页 |
| 三、人物性格化的体现 | 第34-42页 |
| (一) 对构思人物形象外在特点的练习 | 第34-38页 |
| (二) 人物形象性格化的实现 | 第38-42页 |
| 注释 | 第42-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