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22页 |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 | 第15-16页 |
·GPAT作用机理及其在植物抗寒方面的概述 | 第16-17页 |
·GPAT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及应用 | 第19-20页 |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的介绍 | 第19-20页 |
·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的应用 | 第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岷江百合GPAT的亚细胞定位 | 第22-39页 |
·试验材料 | 第22-24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试验材料的处理 | 第22页 |
·药品和仪器 | 第22-2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4页 |
·引物设计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3页 |
·百合组培苗R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 第25页 |
·LiGPAT基因的扩增及重组克隆载体pGMT-LiGPAT的构建 | 第25-29页 |
·pEGAD-GFP-LiGPA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2页 |
·LiGPAT的亚细胞定位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岷江百合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LiGPAT基因的克隆 | 第33页 |
·重组克隆载体pGMT-LiGPAT的PCR鉴定与双酶切鉴定 | 第33-35页 |
·融合表达载体pEGAD-LiGPAT的PCR鉴定与双酶切鉴定 | 第35-36页 |
·岷江百合GPAT亚细胞定位在线预测 | 第36页 |
·拟南芥原生质体中LiGPAT的亚细胞定位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低温处理下百合GPAT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的分析 | 第39-54页 |
·试验材料及用品 | 第39页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药品和仪器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试验材料的处理 | 第39页 |
·各组织总RNA提取 | 第39-40页 |
·反转录 | 第40页 |
·引物合成 | 第40页 |
·引物的检测 | 第40-41页 |
·qRT-PCR检测GPAT基因在拟南芥不同组织表达量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2页 |
·RNA质量检测 | 第41-44页 |
·荧光定量引物的检测 | 第44-4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 | 第47-5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百合GPAT基因在拟南芥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54-67页 |
·试验材料 | 第54-56页 |
·植物材料 | 第54页 |
·试验材料的处理 | 第54页 |
·药品和仪器 | 第54-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59页 |
·拟南芥各组织蛋白的提取 | 第56-57页 |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第57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57-58页 |
·转膜 | 第58页 |
·封闭 | 第58页 |
·抗体孵育 | 第58-59页 |
·化学发光、显影、定影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59-62页 |
·转百合GPAT基因拟南芥各组织蛋白SDS-PAGE检测 | 第62-64页 |
·拟南芥各组织蛋白western blot杂交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