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窗口DEA的商业银行两阶段效率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窗口DEA 方法 | 第10-11页 |
·窗口DEA 分析在银行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银行分阶段效率评价的研究 | 第13-14页 |
·现有研究的缺陷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银行效率的评价与窗口DEA | 第17-28页 |
·银行效率及其评价 | 第17-21页 |
·定义及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方法 | 第18-21页 |
·窗口DEA 方法 | 第21-27页 |
·基础DEA 模型 | 第21-25页 |
·窗口DEA 评价模型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两阶段窗口DEA 评价模型 | 第28-38页 |
·两阶段DEA 评价模型 | 第28-31页 |
·两阶段窗口DEA 评价模型 | 第31-32页 |
·窗口的宽度与异常年份的识别 | 第32-35页 |
·窗口宽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异常年份识别及处理 | 第33-35页 |
·投入“拥挤”与投入的调整方法 | 第35-37页 |
·投入“拥挤” | 第35-36页 |
·超效率模型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8-62页 |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 第38-39页 |
·商业银行的两阶段模型 | 第38-39页 |
·考虑风险的商业银行两阶段模型 | 第39页 |
·数据的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39-42页 |
·样本选择 | 第39-40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0-42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 | 第42-57页 |
·异常年份的判别与处理 | 第42-44页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两阶段的效率 | 第44-53页 |
·14 家商业银行两阶段的效率 | 第53-57页 |
·投入拥挤判断及调整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84页 |
附录一 | 第68-77页 |
附录二 | 第77-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