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土、砖、石、竹、木结构论文--竹、木结构论文--木结构论文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传统结构榫卯带缝工作的性能研究与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古建筑木结构榫卯第9页
   ·榫卯节点研究现状第9-15页
     ·榫卯节点的研究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山西本土古建筑研究状况第13-15页
   ·选题背景及本文研究内容第15-19页
     ·选题背景——缝隙存在第15-16页
     ·缝隙产生原因第16-18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小结第19-21页
第二章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第21-33页
   ·木材材性问题第21-25页
     ·不均质性第21-22页
     ·各向强度异性第22-24页
     ·各向弹性模量异性第24-25页
   ·木材强度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含水率第25页
     ·负荷时间第25页
     ·木材老化第25-27页
     ·温度第27页
     ·木材疵病第27页
     ·木材密度第27页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第27-30页
     ·木材的应力-应变曲线:第27-28页
     ·木材经简化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第28-30页
     ·本次数值模拟的材料模型第30页
   ·摩擦问题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使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榫卯木构架第33-53页
   ·模型的相关尺寸确立第33-36页
   ·模型中柱顶附加荷载值的确定第36-38页
   ·木材的材性试验第38-41页
     ·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第39页
     ·樟子松的材料力学性能第39-41页
   ·有限元法思想第41-42页
   ·有限元计算中的非线性问题第42-45页
     ·接触的设置第43-45页
     ·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5页
   ·加载方案第45-46页
   ·模型采用的单元第46-48页
     ·有限元中单元类型第46-47页
     ·本结构单元选取第47-48页
   ·模型网格划分第48-50页
     ·网格划分技术第48页
     ·网格划分问题第48-49页
     ·模型为例研究网格划分第49-50页
   ·程序不收敛时技术问题的处理: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木构架性能分析结果第53-75页
   ·概述第53-56页
     ·直榫和燕尾榫第53-54页
     ·古木建筑应对榫卯间缝隙的构造措施第54-55页
     ·榫卯的工作机制第55-56页
   ·模型后处理结果第56-73页
     ·滞回曲线第56-58页
     ·骨架曲线第58-62页
     ·延性第62-63页
     ·节点关键部位榫头、卯口的变形以及应力分析第63-67页
     ·其余构件的变形第67-68页
     ·摩擦耗能第68-70页
     ·榫卯节点接触面的间隔值变化第70-73页
   ·带缝隙的与紧密结合的榫卯结点结果对比与原因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本文结论第75-76页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螺栓球节点网架厂房坍塌事故分析
下一篇:山西省地域性居住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