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7-18页 |
(2) 比较分析法 | 第18页 |
(3) 实地调研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棚户区 | 第19-20页 |
2.1.2 棚户区改造 | 第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有限政府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横山县棚户区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4-33页 |
3.1 横山县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24-28页 |
3.1.1 城区建设历史 | 第24-25页 |
3.1.2 棚户区改造的历史和现状 | 第25-28页 |
3.2 横山县棚户区改造面临的问题 | 第28-33页 |
3.2.1 政府公信力缺失 | 第31页 |
3.2.2 城市土地流转不畅 | 第31-32页 |
3.2.3 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缺乏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横山县棚户区改造面临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3-38页 |
4.1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成因分析 | 第33-36页 |
4.1.1 落后的行政管理理念 | 第33-34页 |
4.1.2 人事选拔任用机制不科学 | 第34-35页 |
4.1.3 信息公开缺位 | 第35-36页 |
4.2 棚户区改造土地流转不畅的成因分析 | 第36-37页 |
4.2.1 被拆迁户自利性 | 第36页 |
4.2.2 缺乏土地使用权补偿 | 第36-37页 |
4.3 棚户区改造资金缺乏成因分析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横山县棚户区改造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 第38-45页 |
5.1 重塑政府公信力 | 第38-41页 |
5.1.1 消除“官本位”思想,建立有限政府 | 第38-39页 |
5.1.2 建立科学合理用人机制 | 第39-40页 |
5.1.3 通过信息公开化提升公信力 | 第40-41页 |
5.2 引导好群众,做好土地使用权补偿 | 第41-42页 |
5.2.1 坚持依法拆迁,疏解社会矛盾 | 第41页 |
5.2.2 做好土地使用权补偿,确保被拆迁人合法权益 | 第41-42页 |
5.3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多渠道筹集棚改资金 | 第42-43页 |
5.4 鼓励群众参与棚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第43-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1) 结论 | 第45-46页 |
(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