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动物生态学论文

野生白冠长尾雉活动节律和行为时间分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相机陷阱技术研究进展第10-14页
     ·相机陷阱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1-12页
     ·相机陷阱在鸟类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2-14页
     ·相机陷阱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第14页
   ·白冠长尾雉研究现状第14-18页
     ·野外分布第14-15页
     ·野外习性第15-16页
     ·种群数量调查第16页
     ·活动区和栖息地选择第16-17页
     ·保护遗传学第17-18页
2 研究地点和数据采集方法第18-24页
   ·研究地点第18-21页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18-19页
     ·平靖关村第19-21页
   ·红外相机安放第21页
   ·视频数据处理第21-22页
   ·环境因子测量第22-24页
3 白冠长尾雉雌雄遇见率和拍摄率第24-36页
   ·引言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7页
   ·研究结果第27-33页
     ·拍摄概况第27-28页
     ·遇见率第28页
     ·拍摄率第28-29页
     ·环境因子对拍摄率的影响第29页
     ·平靖关白冠长尾雉活动强度的时空变化第29-31页
     ·董寨白冠长尾雉活动强度的时空变化第31-33页
   ·讨论第33-35页
     ·白冠长尾雉种群雌雄遇见率第33-34页
     ·两地种群密度对白冠长尾雉种群管理和保护的启示第34页
     ·白冠长尾雉对栖息地的选择第34页
     ·活动强度的时空规律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第36-44页
   ·引言第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研究结果第37-41页
     ·拍摄概况第37-38页
     ·群体的分布特征第38-39页
     ·集群方式第39页
     ·集群率和集群强度第39-41页
   ·讨论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白冠长尾雉活动节律和行为时间分配第44-53页
   ·引言第44页
   ·研究方法第44-45页
   ·研究结果第45-50页
     ·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第45-48页
     ·季节差异第48页
     ·地区差异第48-49页
     ·觅食行为的时空分布规律第49-50页
   ·讨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6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一第60-61页
附录二第61-63页
个人简介第63-64页
导师简介第64-65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三种重点保护植物(紫椴、黄檗、胡桃揪)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下一篇:青杆转录因子PwNF-YB3参与植物逆境胁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