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种重点保护植物(紫椴、黄檗、胡桃揪)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对象 | 第10-13页 |
·紫椴 | 第10-12页 |
·黄檗 | 第12页 |
·胡桃楸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数量结构与空间分布 | 第13-14页 |
·种间联结 | 第14-15页 |
·生态位 | 第15-16页 |
2. 研究地概况 | 第16-1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6页 |
·调查地点 | 第16-1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8-26页 |
·数据调查 | 第18-20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0-26页 |
·数据整理 | 第20页 |
·数量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 第20-23页 |
·种间联结 | 第23-25页 |
·生态位 | 第25-26页 |
4 数量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 第26-56页 |
·紫椴群落 | 第26-35页 |
·种群径级结构 | 第26-28页 |
·静态生命表 | 第28-29页 |
·分布格局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黄檗群落 | 第35-45页 |
·种群径级结构 | 第35-36页 |
·静态生命表 | 第36-37页 |
·分布格局 | 第37-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胡桃楸群落 | 第45-56页 |
·种群径级结构 | 第45-46页 |
·静态生命表 | 第46-48页 |
·分布格局 | 第48-53页 |
·小结 | 第53-56页 |
5. 种间关联 | 第56-80页 |
·紫椴群落 | 第56-63页 |
·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情况 | 第56-57页 |
·物种间关联性检验 | 第57-59页 |
·Pearson相关分析 | 第59-60页 |
·Spearman秩相关分析 | 第60-61页 |
·与紫椴相关的种间关联检验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黄檗群落 | 第63-71页 |
·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情况 | 第63-65页 |
·物种间关联性检验 | 第65-67页 |
·Pearson相关分析 | 第67-68页 |
·Spearman秩相关分析 | 第68页 |
·与黄檗相关的种间关联检验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胡桃楸群落 | 第71-80页 |
·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情况 | 第71-72页 |
·物种间关联性检验 | 第72-75页 |
·Pearson相关分析 | 第75页 |
·Spearman秩相关分析 | 第75-76页 |
·与胡桃楸相关的种间关联检验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80页 |
6. 生态位分析 | 第80-100页 |
·紫椴群落 | 第80-85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80-81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81-84页 |
·紫椴生态位特征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页 |
·黄檗群落 | 第85-92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85-87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87-91页 |
·黄檗生态位特征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页 |
·胡桃楸群落 | 第92-100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92-94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94-97页 |
·胡桃楸生态位特征 | 第97-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100-102页 |
·结论 | 第100页 |
·讨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个人简介 | 第108-110页 |
导师简介 | 第110-112页 |
成果目录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