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斜拉桥横向刚度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本文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 第10-12页 |
·我国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 | 第10-11页 |
·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轨道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 第12-17页 |
·斜拉桥发展历程简介 | 第12-13页 |
·轨道斜拉桥在国外的发展 | 第13-16页 |
·轨道斜拉桥在国内的发展 | 第16-17页 |
·桥梁横向刚度的评价尺度规定 | 第17-18页 |
·国外规范对桥梁横向刚度的具体规定 | 第17-18页 |
·国内规范对桥梁横向刚度的具体规定 | 第18页 |
·不同桥梁考虑横向刚度问题的差异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斜拉桥计算理论 | 第21-36页 |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21-24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桥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23页 |
·斜拉桥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建立方式 | 第23-24页 |
·斜拉桥计算方法 | 第24-27页 |
·刚度矩阵法 | 第25-27页 |
·空间静力分析 | 第27-31页 |
·合理成桥状态索力优化方法 | 第31-33页 |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轨道桥梁横向受力特点与横向刚度控制因素 | 第36-44页 |
·轨道桥梁横桥向受力特点 | 第36-38页 |
·列车活载影响 | 第36-37页 |
·桥面轨道结构影响 | 第37-38页 |
·横向摇摆力 | 第38页 |
·横向刚度控制因素 | 第38-43页 |
·横向刚度控制指标 | 第38-39页 |
·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指标 | 第39-42页 |
·我国规范对列车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规定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斜拉桥横向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7页 |
·辅助墩的设置对跨中处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44-48页 |
·方案设计 | 第44-48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页 |
·斜拉索对跨中处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斜拉索直径变化 | 第48-49页 |
·主塔刚度对跨中处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方案设计 | 第5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不同主梁对跨中处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钢箱梁 | 第51-52页 |
·混凝土梁 | 第52页 |
·混合梁 | 第52页 |
·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钢混结合位置对跨中处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方案设计 | 第5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主梁宽度变化对跨中处横向刚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方案设计 | 第54-55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实际案例分析 | 第57-75页 |
·高家花园轨道交通斜拉桥概况 | 第57-62页 |
·工程概况 | 第57-61页 |
·基本设计参数 | 第61页 |
·荷载 | 第61-62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2-63页 |
·计算结果 | 第63-64页 |
·水平挠跨比计算结果 | 第63-64页 |
·宽跨比计算结果 | 第64页 |
·提高主梁横向刚度措施研究 | 第64-65页 |
·边跨设置辅助墩 | 第64页 |
·增大拉索直径 | 第64-65页 |
·中跨钢箱梁替换成混凝土梁 | 第65页 |
·调整钢混结合位置 | 第65页 |
·调整混凝土梁变截面宽度 | 第65页 |
·最优调整措施 | 第65页 |
·混凝土梁变截面宽度调整 | 第65-71页 |
·方案设计 | 第65-69页 |
·工程实际调整措施 | 第69-71页 |
·影响水平位移值的作用力分析 | 第71-74页 |
·横向摇摆力、横向风力、温度力对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