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肿瘤概述 | 第11-12页 |
·肿瘤的概念 | 第11页 |
·肿瘤的形成机制及因素 | 第11-12页 |
·肿瘤细胞的特点 | 第12页 |
·细胞能量代谢概述 | 第12-13页 |
·细胞能量代谢概念 | 第12页 |
·肿瘤细胞缺氧微环境 | 第12页 |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相关酶及代谢产物 | 第12-13页 |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性质及药理作用 | 第13-17页 |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其他药理作用 | 第15-17页 |
2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联合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17-30页 |
·引言 | 第1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7-18页 |
·细胞株 | 第17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17-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药品、试剂配制 | 第18页 |
·细胞培养 | 第18-19页 |
·MTT比色法敏感肿瘤细胞株的筛选 | 第19页 |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联合用药浓度的确定 | 第19-20页 |
·均匀设计法预测联合用药范围 | 第19-20页 |
·排列组合法确定联合用药浓度 | 第20页 |
·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 | 第20-21页 |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21页 |
·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21页 |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MTT比色法细胞筛选 | 第21-22页 |
·均匀设计法确定联合用药范围 | 第22页 |
·排列组合法确定联合用药浓度 | 第22-23页 |
·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 | 第23-24页 |
·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24-26页 |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联合对肝癌细胞HepG2能量代谢的影响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细胞株 | 第30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BCA法检测细胞蛋白浓度 | 第31页 |
·细胞能量代谢产物测定 | 第31-32页 |
·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检测 | 第31-32页 |
·细胞中ATP含量检测 | 第32页 |
·细胞能量代谢酶活力检测 | 第32-33页 |
·细胞中丙酮酸激酶活力检测 | 第32-33页 |
·细胞中己糖激酶活力检测 | 第33页 |
·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检测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BCA测细胞蛋白浓度结果 | 第33-34页 |
·培养液中乳酸含量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细胞中ATP含量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细胞中丙酮酸激酶活力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细胞中己糖激酶活力检测结果 | 第37-39页 |
·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