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产业规划与调整对策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实际意义 | 第11-14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7-3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2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6-31页 |
·灰色关联度应用研究 | 第31-37页 |
第三章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基础 | 第37-45页 |
·相关概念解释 | 第37-39页 |
·产业 | 第37页 |
·产业分类 | 第37-38页 |
·产业结构 | 第38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38-39页 |
·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对策 | 第39-43页 |
·产业结构调整路线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山东省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 第45-55页 |
·山东省工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 第45-47页 |
·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观念制约 | 第47页 |
·体制制约 | 第47页 |
·机制制约 | 第47-48页 |
·环境制约 | 第48页 |
·结构定位思考 | 第48-51页 |
·现代产业体系 | 第49页 |
·产业集群集聚 | 第49-50页 |
·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 第50页 |
·配套协作的企业组织体系 | 第50-51页 |
·发展措施 | 第51-55页 |
·前瞻谋划能力 | 第51页 |
·市场开拓能力 | 第51-52页 |
·创新创业能力 | 第52-53页 |
·宏观调控能力 | 第53-54页 |
·基础保障能力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聊城市工业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 | 第55-73页 |
·“十二五”期间聊城市工业发展方向 | 第55页 |
·聊城市工业发展重点 | 第55-66页 |
·打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基地 | 第55-56页 |
·积极建设运输设备及零部件基地 | 第56-58页 |
·建设轻纺造纸及生物医药基地 | 第58-60页 |
·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基地 | 第60-61页 |
·能源电力及节能设备基地 | 第61-63页 |
·努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 第63-64页 |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第64-65页 |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聊城市新增长点 | 第65-66页 |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聊城市工业发展研究 | 第66-73页 |
·灰色关联度简介 | 第66-68页 |
·聊城市工业发展灰色关联度研究 | 第68-73页 |
第六章 聊城市工业调整规划——以有色金属产业为例 | 第73-103页 |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 | 第73-83页 |
·有色金属行业回顾 | 第73-74页 |
·有色金属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第74-79页 |
·国内外铜、铝金属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 第79-83页 |
·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分析 | 第83-90页 |
·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83-88页 |
·优势与机会 | 第88-89页 |
·劣势与威胁 | 第89-90页 |
·聊城市有色金属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 第90-103页 |
·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规划依据及原则 | 第90-91页 |
·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 | 第91-96页 |
·聊城市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主要措施 | 第96-103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3-105页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103页 |
·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