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与目的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及其目的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 第13-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论文架构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环境治理的人类实践历程与理论研究 | 第17-29页 |
·环境治理的人类实践历程 | 第17-21页 |
·末端治理 | 第17-18页 |
·生产清洁化 | 第18-20页 |
·工业生态化或生态化工业 | 第20-21页 |
·生态工业园研究 | 第21-25页 |
·生态工业园概念的提出 | 第21-22页 |
·国内外关于生态工业园的研究 | 第22-23页 |
·较完善的生态工业园定义 | 第23-24页 |
·生态工业园的类型 | 第24页 |
·国内生态工业园研究 | 第24-25页 |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 | 第25-27页 |
·国外生态工业园实践 | 第25-26页 |
·国内生态工业园实践 | 第26-27页 |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发展的简略比较 | 第27页 |
·生态工业园未来发展趋势预判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方法 | 第29-57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理论体系 | 第29-32页 |
·生态学 | 第30页 |
·产业生态学 | 第30页 |
·生态经济学 | 第30-31页 |
·环境科学 | 第31页 |
·信息科学 | 第31页 |
·系统工程学 | 第31-32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32页 |
·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基本理论 | 第32-34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2-33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3页 |
·清洁生产理论 | 第33-34页 |
·低碳经济理论 | 第34页 |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系统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生命周期评价(LCA) | 第34-35页 |
·工业代谢分析 | 第35页 |
·系统集成 | 第35-36页 |
·生态工业园的评价体系 | 第36-40页 |
·我国评价生态工业园的现行指标体系 | 第36-39页 |
·评价生态工业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构建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57页 |
·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定义、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 | 第41-48页 |
·选择简约实用的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 | 第48-52页 |
·增加低碳生态工业企业和(或)项目评价 | 第52-57页 |
第四章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体系设计 | 第57-79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建设与管理体系设计 | 第57-58页 |
·生态产业共生体系建设 | 第58-61页 |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类型 | 第58-60页 |
·市场化共生网络与非市场共生网络 | 第60-61页 |
·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 第61-65页 |
·能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 第61-62页 |
·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 第62-64页 |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建设 | 第64-65页 |
·环境污染控制体系建设 | 第65-66页 |
·水污染控制子系统 | 第65-66页 |
·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 | 第66页 |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 | 第66页 |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体系建设 | 第66-67页 |
·工业园区景观的功能 | 第66页 |
·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 第66-67页 |
·管理体系建设 | 第67-75页 |
·组织体系 | 第68-71页 |
·技术服务与人力资源建设体系 | 第71-72页 |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第72-75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 | 第75-79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原理与主要内容 | 第75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的设计流程 | 第75-77页 |
·低碳生态工业园规划设计的模拟技术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华苑产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规划 | 第79-103页 |
·华苑产业区经济社会环境基本特征 | 第79-83页 |
·概况 | 第79页 |
·自然条件 | 第79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79-81页 |
·资源能源及环保设施状况 | 第81-82页 |
·环境质量 | 第82-83页 |
·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发展雏形 | 第83-85页 |
·新能源产业生态工业雏形 | 第83-84页 |
·水资源循环利用雏形 | 第84-85页 |
·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雏形 | 第85页 |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雏形 | 第85页 |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 第85页 |
·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园总体设计 | 第85-88页 |
·总体目标 | 第85-86页 |
·指标体系 | 第86-87页 |
·总体框架 | 第87-88页 |
·动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 第88-94页 |
·新能源产业 | 第88-89页 |
·机电一体化产业 | 第89-91页 |
·新材料产业 | 第91-93页 |
·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产业 | 第93-94页 |
·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 第94-99页 |
·水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 第94-95页 |
·节能及节能建筑发展规划 | 第95-96页 |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规划 | 第96-97页 |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发展规划 | 第97-99页 |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 第99页 |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 第99-101页 |
·信息与软件服务业规划 | 第99-100页 |
·孵化服务业规划 | 第100-101页 |
·华苑产业区生态工业园建设保障体系 | 第101-103页 |
·组织保障体系设计 | 第101页 |
·管理保障体系设计 | 第101页 |
·政策保障体系设计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华苑产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3 年建设回顾性评估 | 第103-121页 |
·生态工业园发展回顾性评估 | 第103-107页 |
·回顾性评估背景 | 第103-104页 |
·回顾性评估目的 | 第104页 |
·评估依据 | 第104-107页 |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评估 | 第107-116页 |
·生态工业建设评估 | 第107-112页 |
·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建设评估 | 第112-115页 |
·保障体系评估 | 第115-116页 |
·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符合性评估 | 第116-121页 |
·基本条件达标评估 | 第117-118页 |
·指标达标评估 | 第118-119页 |
·现状总体评估结论 | 第119-12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122页 |
·今后研究的展望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5页 |
博士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