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环境问题与绿色设计发展 | 第10-11页 |
| ·风环境优化与建筑节能减排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2章 高层建筑风环境设计理论基础与技术平台 | 第18-32页 |
| ·自然通风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风的成因 | 第18-20页 |
| ·自然风的微气候调节作用 | 第20-21页 |
| ·建筑风环境相对舒适度评估标准 | 第21-25页 |
| ·相对舒适度分析标准 | 第21-22页 |
| ·风速概率统计评估标准 | 第22-23页 |
| ·气流速度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 第23-25页 |
| ·综合分析气候区划与风向类型分区的必要性 | 第25页 |
| ·模拟软件的选取——ECOTECT与WINAIR | 第25-32页 |
| ·主流模拟平台的对比 | 第25-27页 |
| ·ECOTECT与WINAIR性能模拟平台 | 第27-29页 |
| ·数值模拟的求解步骤 | 第29页 |
|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9-32页 |
| 第3章 高层办公建筑的风环境设计策略 | 第32-50页 |
| ·根据建筑气候区划与风向类型分区制定风环境设计策略 | 第32-41页 |
| ·不同建筑气候区划的风环境设计策略 | 第32-36页 |
| ·不同风向类型分区的风环境设计策略 | 第36-39页 |
| ·综合的风环境设计策略 | 第39-41页 |
| ·根据高度分区与建筑功能进行风环境优化 | 第41-45页 |
| ·城市梯度风 | 第41-42页 |
| ·测量高度分区的选取 | 第42-43页 |
| ·不同建筑功能对空气质量的不同要求 | 第43-45页 |
| ·结合风环境的建筑细部设计 | 第45-50页 |
| ·外表皮设计 | 第45-47页 |
| ·建筑构件 | 第47-48页 |
| ·其他设计手段 | 第48-50页 |
| 第4章 济南地区高层办公建筑群体的风环境优化绿色设计 | 第50-63页 |
| ·济南地区气象条件与结合风环境的建筑设计策略 | 第50-52页 |
| ·济南地区结合风环境的优化设计方法 | 第52-53页 |
| ·高层建筑群优化设计方法 | 第52页 |
| ·实例的选取 | 第52-53页 |
| ·舜泰广场1.5、26、40、60米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3-61页 |
| ·舜泰广场优化设计对比 | 第61-63页 |
| 第5章 高层建筑群体的风环境优化设计方法总结 | 第63-65页 |
| ·综合考虑建筑气候区划与风向类型分区的设计策略 | 第63页 |
| ·根据高度梯度风与建筑功能选定高度分区的设计方法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后记 | 第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