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第11-22页 |
1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第11-16页 |
·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第11-12页 |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及 Ca2对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 | 第12-14页 |
·颅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 | 第14页 |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 TNF-α及血清中 NSE 的变化及意义 | 第14-16页 |
2 中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第16-19页 |
·脑之论述 | 第16-17页 |
·中医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第17-19页 |
3 针灸对颅脑损伤治疗的概况 | 第19-22页 |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机制的研究 | 第19-20页 |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39页 |
1 TBI 大鼠模型动物制备的实验研究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动物及分组 | 第23页 |
·动物模型制备步骤 | 第23-24页 |
·模型评价手段 | 第24页 |
·针刺治疗方案 | 第24-25页 |
·针刺治疗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平衡能力及运动能力的评价: | 第25-26页 |
·动物取材方法及 HE 染色 | 第26-28页 |
·HE 染色病理切片的制作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术后大鼠生命体征与行为功能评价及分析 | 第29-30页 |
·针刺治疗后大鼠行为功能评价及分析 | 第30-31页 |
·光镜检测 | 第31页 |
·血清中 NSE 表达量的检测 | 第31-33页 |
·脑组织中 TNF-α含量变化的检测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7页 |
·针刺治疗 TBI 腧穴的选择 | 第34-35页 |
·实验研究的创新点 | 第35-36页 |
·针刺对大鼠脑组织内的 TNF-α的含量和血清中 NSE 表达量的影响 | 第36页 |
·怎样在动物模型制造的过程中减少动物的死亡 | 第36-37页 |
·本实验全部选取雌性大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第37页 |
·颅脑损伤治疗阶段的划分 | 第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