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电子垃圾邮件的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电子垃圾邮件的通常定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电子垃圾邮件泛滥的现状 | 第9-11页 |
第三节 电子垃圾邮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 第11-15页 |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电子垃圾邮件对个人权益的侵犯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垃圾邮件对个人造成的侵害 | 第16-19页 |
一、对电子邮件用户隐私权的侵害 | 第16-18页 |
二、对公民个人数据权利的侵害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由电子垃圾邮件造成民事权益受害而引发的诉讼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关于电子垃圾邮件治理的法律管制 | 第22-32页 |
第一节 美国关于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状况 | 第22-25页 |
一、立法规范邮件发送形式 | 第22-24页 |
二、签署《反垃圾邮件法》后的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欧盟关于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状况 | 第25-26页 |
一、德国《人口普查法》对保护个人信息带来的启发 | 第25-26页 |
二、欧盟批准《反垃圾邮件及保护在线隐私权法》 | 第26页 |
第三节 新加坡关于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状况 | 第26-27页 |
一、对于网络活动准入限制的法律措施 | 第26-27页 |
二、通过《垃圾邮件控制法案》 | 第27页 |
第四节 我国关于垃圾邮件侵权问题的立法 | 第27-31页 |
一、我国关于反垃圾邮件规范的制订情况 | 第27-28页 |
二、《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网络侵权的涉及 | 第28-29页 |
三、《侵权责任法》第36条存在的疏漏 | 第29页 |
四、垃圾邮件发送方在民事诉讼中缺乏抗辩事由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电子垃圾邮件的法律管制建议 | 第32-39页 |
第一节 赋予网络服务供应商限制垃圾邮件的权利 | 第32页 |
第二节 明确网络服务供应商应对垃圾邮件的义务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服务供应商在垃圾邮件治理中的功能 | 第34-37页 |
第四节 发挥网络服务供应商的作用 | 第37-39页 |
一、依法界定垃圾邮件 | 第37页 |
二、增设规则以填补空白 | 第37-38页 |
三、完善反垃圾邮件处理的独立机制 | 第38-39页 |
四、立法时增加各部门间协调 | 第39页 |
结语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