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国际无网点银行简介及其主要经验 | 第24-32页 |
·无网点银行简介 | 第24-28页 |
·无网点银行基本概念和特征 | 第24-25页 |
·无网点银行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 | 第25-26页 |
·无网点银行业务功能 | 第26-27页 |
·无网点银行服务模式 | 第27-28页 |
·国际无网点银行实践的经验 | 第28-32页 |
·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服务 | 第28-29页 |
·构建零售代理商业网络,并进行科学管理 | 第29-30页 |
·结合本国具体实际,选择适宜的服务模式 | 第30-31页 |
·制定配套规章制度,以防范和管理相应风险 | 第31-32页 |
3. 国际无网点银行主要业务模式 | 第32-39页 |
·巴西代理银行 | 第32-33页 |
·肯尼亚M-PESA | 第33-34页 |
·印度EKO | 第34-35页 |
·菲律宾G-CASH | 第35页 |
·各种业务模式小结 | 第35-39页 |
4. 建设我国无网点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9-44页 |
·以解决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得性,提高金融覆盖率为宗旨 | 第39-40页 |
·以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为业务发展的基础 | 第40-41页 |
·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业务开展的前提 | 第41页 |
·以代理商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中介 | 第41-42页 |
·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的主要目标 | 第42-44页 |
5. 建设我国无网点银行的主体策略 | 第44-57页 |
·代理人 | 第44-47页 |
·代理人资格 | 第44-45页 |
·代理人权利和义务 | 第45页 |
·代理人考核与升降 | 第45-47页 |
·代理人利益 | 第47页 |
·代理网络管理者ANM | 第47-50页 |
·ANM角色 | 第47-49页 |
·ANM报酬 | 第49-50页 |
·ANM挑战 | 第50页 |
·金融服务供应商 | 第50-57页 |
·金融服务设计 | 第51页 |
·代理人标准制定 | 第51-53页 |
·代理网络构建 | 第53-54页 |
·代理网络模式选择 | 第54-55页 |
·无网点银行业务定价 | 第55页 |
·供应链收入分配 | 第55-56页 |
·客户保护 | 第56-57页 |
6. 我国无网点银行业务模式选择 | 第57-65页 |
·我国无网点银行战略环境分析 | 第57-59页 |
·我国无网点银行服务模式选择 | 第59-62页 |
·我国无网点银行代理商选择 | 第62-63页 |
·我国无网点银行ANM选择 | 第63-65页 |
7. 我国无网点银行的风险管理 | 第65-74页 |
·无网点银行风险 | 第65-67页 |
·来自客户的风险 | 第65页 |
·来自代理商的风险 | 第65-66页 |
·来自金融服务供应商的风险 | 第66-67页 |
·我国无网点银行风险管理思路 | 第67-74页 |
·客户能力的提高 | 第67-68页 |
·供应商自我监管 | 第68-71页 |
·政府监督和管理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