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目录 | 第13-17页 |
Contents | 第17-21页 |
符号说明 | 第21-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46页 |
·稀土元素 | 第22-23页 |
·稀土元素组成 | 第22页 |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 | 第22-23页 |
·稀土元素的应用 | 第23页 |
·稀土资源概况 | 第23-25页 |
·世界稀土资源 | 第23-25页 |
·我国的稀土资源 | 第25页 |
·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分解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浓硫酸焙烧分解 | 第26-27页 |
·烧碱分解 | 第27-28页 |
·碳酸钠焙烧分解 | 第28页 |
·氯化铵分解 | 第28-29页 |
·氟碳铈矿处理工艺 | 第29-32页 |
·氧化焙烧-盐酸浸出法 | 第29-30页 |
·氧化焙烧-稀硫酸浸出法 | 第30页 |
·NaOH浸出 | 第30-31页 |
·酸碱联合法 | 第31-32页 |
·配合浸出方法概述 | 第32-33页 |
·无机配合剂配合浸出 | 第32-33页 |
·有机配合剂配合浸出 | 第33页 |
·稀土元素与非稀土元素分离 | 第33-36页 |
·中和沉淀法 | 第33-34页 |
·硫酸盐复盐沉淀法 | 第34页 |
·草酸盐沉淀法 | 第34-35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35-36页 |
·稀土冶炼废水 | 第36-37页 |
·稀土废水来源及种类 | 第36页 |
·稀土废水处理 | 第36-37页 |
·稀土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7页 |
·冰晶石概述 | 第37-38页 |
·包头稀土矿综合利用及清洁生产 | 第38-40页 |
·研究计划 | 第40-46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4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1-43页 |
·包头混合稀土精矿络合浸出研究 | 第41-42页 |
·浸出液中稀土与非稀土元素分离研究 | 第42页 |
·氟铝资源转化的研究 | 第42-43页 |
·研究方案 | 第43-46页 |
·包头混合稀土精矿络合浸出研究 | 第43页 |
·浸出液中稀土与非稀土元素分离研究 | 第43-44页 |
·氟铝资源转化研究 | 第44-46页 |
第二章 络合解离法分解包头稀土精矿研究 | 第46-96页 |
·实验试剂及精矿原料 | 第46页 |
·实验设备 | 第46页 |
·研究方法 | 第46-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测试方法 | 第47-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94页 |
·解离剂的选择 | 第49-58页 |
·稀土精矿浸出过程热力学计算 | 第49-50页 |
·不同解离剂对浸出过程影响研究 | 第50-58页 |
·HCl-AlCl_3体系浸出稀土精矿研究 | 第58-78页 |
·盐酸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58-59页 |
·AlCl_3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59-60页 |
·液固比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60-61页 |
·搅拌速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61-62页 |
·温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62-64页 |
·HCl-AlCl_3体系浸出稀土精矿后各元素走向分析 | 第64页 |
·稀土精矿及HCl-AlCl_3体系浸出渣XRD分析 | 第64-66页 |
·稀土精矿及HCl-AlCl_3体系浸出渣SEM-EDS分析 | 第66-68页 |
·HCl-AlCl_3体系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 第68-78页 |
·HNO_3-Al(NO_3)_3体系浸出稀土精矿研究 | 第78-94页 |
·HNO_3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78-80页 |
·Al(NO_3)_3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80-81页 |
·液固比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81-82页 |
·搅拌速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82-83页 |
·温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 | 第83-84页 |
·HNO_3-Al(NO_3)_3体系浸出渣XRD分析 | 第84页 |
·稀土精矿及HNO3-Al(NO_3)_3体系浸出渣SEM-EDS分析 | 第84-85页 |
·HNO_3Al(NO_3)_3体系浸出过程动力学分析 | 第85-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三章 浸出液中稀土与非稀土元素的分离研究 | 第96-108页 |
·稀土分离工艺选择 | 第96-98页 |
·中和法 | 第96-97页 |
·酸法 | 第97页 |
·萃取法 | 第97-98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98页 |
·实验方法及步骤 | 第98-100页 |
·复盐沉淀分离稀土的原理 | 第10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6页 |
·pH值对稀土收率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稀土浓度对稀土收率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反应温度对稀土收率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反应时间对稀土收率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硫酸钠和稀土氧化物质量之比对稀土收率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复盐沉淀物XRD分析结果 | 第105页 |
·复盐沉淀物SEM-EDS分析结果 | 第105页 |
·化学分析结果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四章 氟铝资源转化研究 | 第108-130页 |
·铝与氟络合反应行为研究 | 第108-115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10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5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109-110页 |
·氟离子示踪法 | 第110-113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13-115页 |
·利用废液合成冰晶石研究 | 第115-127页 |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116-117页 |
·合成冰晶石原理 | 第117页 |
·合成冰晶石工艺流程的确定 | 第117-120页 |
·外加氟盐的确定 | 第117-119页 |
·调节溶液pH的碱性溶液的确定 | 第119-120页 |
·冰晶石合成方法及计算 | 第1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7页 |
·pH对氟、铝收率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温度对氟、铝收率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氟铝比对氟、铝收率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保温时间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综合分析及测试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3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30-134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4页 |
致谢 | 第144-14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6-148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48-149页 |
附件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