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12页 |
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第1章 《论语》中君子概念源出与界定 | 第12-16页 |
·君子源出 | 第12-13页 |
·君子的初始轮廓 | 第12-13页 |
·周初之后的君子 | 第13页 |
·《论语》中君子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论语》中君子概念提出的背景 | 第13-14页 |
·《论语》中君子概述 | 第14-16页 |
第2章 《论语》中构筑君子修养体系必备德目 | 第16-34页 |
·学——成就君子的基础 | 第16-20页 |
·学起于志 | 第16页 |
·君子成身于学 | 第16-18页 |
·君子博学于文 | 第18-20页 |
·知——成就君子的必备条件 | 第20-23页 |
·君子之知 | 第20-22页 |
·君子知命畏命 | 第22-23页 |
·仁——君子修身的核心与根本 | 第23-24页 |
·仁者不忧 | 第23-24页 |
·君子不违仁 | 第24页 |
·义——君子的价值取向 | 第24-29页 |
·君子义以为质 | 第24-25页 |
·君子以义导勇,勇与谋同行 | 第25-27页 |
·君子的义利之辨 | 第27-29页 |
·礼——君子在社会立足之本 | 第29-31页 |
·君子约之以礼 | 第29-30页 |
·礼之用和为贵 | 第30-31页 |
·君子与其他形象的对比 | 第31-34页 |
·君子与圣人 | 第31-32页 |
·君子与小人 | 第32页 |
·君子与乡愿 | 第32-34页 |
第3章 《论语》中成就君子的方法途径 | 第34-43页 |
·君子修己之道 | 第34-36页 |
·君子三戒 | 第34-35页 |
·君子慎思自省 | 第35-36页 |
·君子处事之道 | 第36-39页 |
·君子谨言力行 | 第36-38页 |
·君子以信成事 | 第38-39页 |
·君子致仕之道 | 第39-43页 |
·君子之仕必行义 | 第39页 |
·君子疾没世名不称 | 第39-40页 |
·君子为政尊五美屏四恶 | 第40-43页 |
第4章 《论语》中君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局限性 | 第43-49页 |
·君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3-46页 |
·君子思想对当代人才观的借鉴 | 第43-44页 |
·君子思想之于当代人文精神的价值 | 第44-45页 |
·社会责任与上行下效 | 第45-46页 |
·君子思想的局限性 | 第46-49页 |
·对人的主体个性的压抑和束缚 | 第46-47页 |
·对部分社会分工的偏见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