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前史 | 第11-13页 |
(三) 篇章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近代上海纺织机器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14-32页 |
(一) 近代中国纺织业的转型 | 第14-20页 |
1. 转型前夜的纺织业 | 第14-17页 |
2. 西方机器纺织工业的竞争 | 第17-19页 |
3. 纺织业的近代嬗变 | 第19-20页 |
(二) 纺织业和纺织机器工业的联动关系 | 第20-22页 |
1. 机器与机器工业 | 第20-21页 |
2. 纺织业与纺织机器工业的联动 | 第21-22页 |
(三) 上海纺织工业中心地位的确立与纺织机器工业的兴起 | 第22-32页 |
1. 从“衣被天下”到近代上海纺织工业中心地位的形成 | 第22-24页 |
2. “金泽锭子谢家车”——传统纺织工具的制造 | 第24-25页 |
3. 上海纺织机器工业的兴起 | 第25-28页 |
4. 1914——1936年上海纺织机器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28-32页 |
第三章 近代上海纺织机器工业的发展模式 | 第32-52页 |
(一) 近代工业化技术引进中的“嫁接”与“移植” | 第32-33页 |
(二) 近代上海纺织机器工业中的“嫁接”与“移植” | 第33-49页 |
1. 纺织机器工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 | 第33-35页 |
2. 近代上海纺织机器工业中的嫁接型发展道路 | 第35-44页 |
3. 中国铁工厂的失败——纺织机器工业“移植型”发展模式的试验 | 第44-49页 |
(三) 潍县、杭州等地近代纺织机器工业发展的嫁接型模式 | 第49-50页 |
(四) 上海纺织机器工业发展的局限性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嫁接型模式对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普遍意义 | 第52-55页 |
(一) 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发展中的“嫁接”——以近代上海印刷机器工业为例 | 第52-53页 |
(二) 近代东亚地区工业发展的模式特点——以日本为例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