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去雾增强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图像去雾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图像去雾技术的两类方法 | 第13-16页 |
·基于大气散射物理模型的方法 | 第14页 |
·基于图像增强的方法 | 第14-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 第16-1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20页 |
第2章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图像去雾方法 | 第20-34页 |
·引言 | 第20页 |
·雾的形成 | 第20-21页 |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去雾算法 | 第21-30页 |
·大气散射物理模型 | 第21-23页 |
·暗原色先验 | 第23-26页 |
·暗原色先验去雾 | 第26-27页 |
·图像软抠图 | 第27-28页 |
·大气光的估计 | 第28页 |
·具体算法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改进算法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3章 基于图像增强的去雾方法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雾天图像增强技术 | 第34-37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34-36页 |
·局部直方图均衡化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页 |
·基于同态滤波的雾天图像增强 | 第37-40页 |
·同态滤波原理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雾天图像增强 | 第40-43页 |
·小波变换的由来和作用 | 第40-41页 |
·二维小波变换 | 第41页 |
·阈值函数 | 第41-42页 |
·小波阈值去雾的结果 | 第42-43页 |
·基于 Retinex 算法的雾天图像增强 | 第43-49页 |
·单尺度 Retinex 算法 | 第44-47页 |
·多尺度 Retinex 算法 | 第47页 |
·带彩色恢复的 Retinex 算法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图像去雾的小波域 Retinex 算法 | 第50-68页 |
·引言 | 第50页 |
·色彩模型 | 第50-55页 |
·RGB 色彩模型 | 第51-52页 |
·HSV 色彩模型 | 第52-53页 |
·RGB 与 HSV 色彩模型的相互转换 | 第53-54页 |
·不同色彩模型去雾效果的比较 | 第54-55页 |
·小波基的选择 | 第55页 |
·小波域 Retinex 算法 | 第55-60页 |
·改进的单尺度 Retinex 算法 | 第56-58页 |
·小波系数增强 | 第58页 |
·全局对比度增强 | 第58-59页 |
·饱和度分量增强 | 第59-60页 |
·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 | 第60-61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论文研究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