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 ·高脂血症概况 | 第9-10页 |
| ·高脂血症的概念 | 第9页 |
| ·高脂血症的形成及发病机制 | 第9页 |
| ·高脂血症的危害与防治 | 第9-10页 |
| ·黄酮类化合物降脂作用及机理 | 第10-12页 |
| ·黄酮类化合物对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黄酮类化合物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第11页 |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及护肝作用 | 第11-12页 |
| ·土茯苓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2 土茯苓主要黄酮成分-落新妇苷的稳定性研究 | 第15-29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15-16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 ·试验仪器 | 第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 ·落新妇苷溶液的配备 | 第16页 |
| ·缓冲液的配备 | 第16页 |
| ·HPLC 分析条件 | 第16页 |
| ·落新妇苷在不同 pH 缓冲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 第16页 |
| ·落新妇苷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研究 | 第16-17页 |
| ·落新妇苷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研究 | 第17页 |
| ·落新妇苷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稳定性研究 | 第17页 |
| ·土茯苓在不同溶剂中提取总黄酮成分变化的研究 | 第17页 |
| ·数据处理 | 第1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7页 |
| ·pH 值对落新妇苷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 第17-20页 |
| ·不同温度对落新妇苷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 第20-22页 |
| ·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降解动力学比较 | 第22-25页 |
| ·不同溶剂对落新妇苷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 第25-26页 |
| ·落新妇苷稳定性结果应用于土茯苓二氢黄酮醇的提取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3 土茯苓黄酮调节小鼠脂肪代谢作用研究 | 第29-38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 ·试验试剂 | 第29-30页 |
| ·试验仪器 | 第30页 |
|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 ·实验动物及高脂饲料的制备 | 第30页 |
| ·剂量选择 | 第30-31页 |
| ·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第31页 |
| ·血清中生化指标测定 | 第31页 |
| ·肝脏和粪便中 TC、TG 含量测定 | 第31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脏器重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体内脂肪积累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血清中指标的影响 | 第35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肝脏和粪便中 TC、TG 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土茯苓黄酮调节小鼠脂肪代谢作用机制研究 | 第38-50页 |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38-39页 |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 ·试验试剂 | 第38页 |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 ·样品的采集 | 第39页 |
| ·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39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肝脏中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 | 第40-41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 | 第41-42页 |
| ·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第42-45页 |
| ·土茯苓黄酮对小鼠护肝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讨论 | 第46-49页 |
| ·对小鼠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对小鼠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的影响 | 第47页 |
| ·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 第47-49页 |
| ·对小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 第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