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3页 |
1 前言 | 第13-14页 |
2 论文总体设计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3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生物反馈技术概述 | 第15页 |
·生物反馈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生物反馈技术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生物反馈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 第17-19页 |
·运动训练控制 | 第17页 |
·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 | 第17-18页 |
·运动性疲劳监控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施加因素的制定 | 第20-21页 |
·效应指标的选取 | 第21页 |
·实验仪器的使用 | 第21页 |
·电极片及传感器的设置 | 第21页 |
·数据及图像处理 | 第21-22页 |
·运动性疲劳的确定 | 第22-23页 |
5.结果 | 第23-38页 |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反馈技术指标数值特征性变化 | 第23-29页 |
·HRV生物反馈指标数值特征性变化 | 第23-25页 |
·sEMG生物反馈指标数值特征性变化 | 第25-27页 |
·皮电生物反馈指标数值特征性变化 | 第27-28页 |
·EEG生物反馈指标数值特征性变化 | 第28-29页 |
·生物反馈复合指标曲线的状态变化特征 | 第29-36页 |
·HRV生物反馈指标曲线的状态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sEMG生物反馈指标曲线的状态变化特征 | 第31-33页 |
·皮电生物反馈指标曲线的状态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EEG生物反馈指标曲线的状态变化特征 | 第34-36页 |
·运动性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的时序特点 | 第36-38页 |
6 讨论 | 第38-44页 |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反馈技术复合指标数值特征性变化分析 | 第38-40页 |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反馈技术复合指标曲线特征性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反馈技术复合指标时序特点分析 | 第41-42页 |
·生物反馈技术监控运动性疲劳的实践应用价值 | 第42-44页 |
7 结论 | 第44页 |
8 生物反馈技术研究展望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