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口油田偏桥—阳台区安寺区域油藏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油藏地质概况 | 第7-21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7页 |
·油藏基本情况 | 第7-21页 |
·地层划分 | 第7-13页 |
·储层构造特征 | 第13页 |
·储层沉积相特征 | 第13-16页 |
·地应力及裂缝特征 | 第16-21页 |
第二章 储层特征 | 第21-27页 |
·储层成岩作用 | 第21页 |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第21-22页 |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 第22-25页 |
·储层孔隙结构及分类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储量计算 | 第27-38页 |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 第27页 |
·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 第27页 |
·主力油层砂体等值线及含油面积图 | 第27-29页 |
·储量计算 | 第29-38页 |
·储量计算公式 | 第29页 |
·地质储量参数 | 第29-38页 |
第四章 油藏方案设计 | 第38-67页 |
·单井地质模型 | 第38页 |
·三维地质模型 | 第38-39页 |
·试油、试采特征 | 第39-41页 |
·设计原则 | 第41-43页 |
·开发方案优化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 第41页 |
·开发方案优化要以科技为手段 | 第41页 |
·延长油田的稳产期,提高采收率 | 第41页 |
·开发方案优化的重要手段——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 第41-43页 |
·开发方式的确定 | 第43页 |
·天然能量开发方式的优缺点 | 第43页 |
·注水开发的优点和条件 | 第43页 |
·开发层系 | 第43-44页 |
·开发井距的优化 | 第44-50页 |
·单井日产能力的确定 | 第50-51页 |
·采收率预测 | 第51-55页 |
·方案实施要求 | 第55-67页 |
·丛式井开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55-56页 |
·完井方式及井身结构设计 | 第56-62页 |
·人工举升方式 | 第62-63页 |
·油层压裂设计 | 第63-6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