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2-13页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第13-14页
     ·研究目标第13页
     ·研究逻辑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可能的创新第14-16页
第二章 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与农业科技资源组合现状第16-24页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第16-18页
     ·现代农业功能分区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第16-17页
     ·现代农业产业链延伸和整合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第17页
     ·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第17-18页
     ·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第18页
   ·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组合分析第18-21页
     ·发展进程第18-20页
     ·总体框架第20-21页
     ·运行流程第21页
   ·我国现行农业科技资源组合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24页
     ·缺乏系统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第21-22页
     ·政府各部门在农业科技资源组合中彼此不协调第22页
     ·各主体间合作动力不足第22页
     ·农业科技资源组合结构不合理第22-24页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主要形式分析第24-30页
   ·院(校)县共建模式第24-26页
     ·院(校)县共建模式概况第24-25页
     ·院(校)县共建模式对合作各方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第25-26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第26-27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概况第26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第26-27页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27-29页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况第27-28页
     ·农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第28-29页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第29-30页
     ·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概况第29页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第29-30页
第四章 国外现代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30-38页
   ·美国——多元化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30-32页
     ·美国“三位一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框架第30-31页
     ·美国多元化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特点第31-32页
   ·日本——集中协调型的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32-33页
     ·日本集中协调型的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框架第32-33页
     ·日本集中协调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特点第33页
   ·荷兰——网格化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33-35页
     ·荷兰网格化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框架第33-35页
     ·荷兰的网格化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特点第35页
   ·以色列‐‐‐‐‐统一管理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35-38页
     ·以色列统一管理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框架第35-37页
     ·以色列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特点第37-38页
第五章 现代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机制第38-45页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述第38-40页
     ·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38页
     ·利益相关者第38-39页
     ·相关理论第39-40页
   ·现代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机制分析第40-45页
     ·利益相关者分析第40-41页
     ·利益相关者行为偏好第41-42页
     ·现代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机制模型构建第42-43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43-45页
第六章 构建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第45-53页
   ·总体思路第45页
   ·设计原则第45-47页
     ·学习、发展、符合国情的原则第45页
     ·分工明确、结合紧密的原则第45-46页
     ·协调统一、开放稳定的原则第46页
     ·基本不对现有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进行大的变革的原则第46-47页
     ·政府主导、产业需求为基础的原则第47页
     ·增加投入、优化投入方式的原则第47页
   ·战略目标第47-48页
   ·框架构建第48-49页
   ·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创新的运行机制第49-50页
     ·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第49页
     ·各级政府对农业研发中心建立有针对性且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第49页
     ·国家和区域农业研发中心间建立有序的科研人员流动机制第49-50页
     ·科学有效的项目评价机制第50页
   ·构建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的政策建议第50-53页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第50页
     ·转变投入方式,确保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多元和持续增加第50-51页
     ·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人才流动的合理有序和开放性第51页
     ·建立科学合理、广泛参与的监管机制第51-53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三大国家级新区建设经验比较及对建设天府新区的借鉴和启示
下一篇:地震灾后农业产业重建研究--基于四川省天全县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