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一) 比较分析法 | 第10页 |
(二) 定性分析法 | 第10页 |
四、 论文创新点 | 第10-11页 |
五、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国家级新区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 增长极理论 | 第14-15页 |
(二)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5-16页 |
(三) 城镇化理论 | 第16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第三章 三大国家级新区建设经验比较研究 | 第19-36页 |
一、 建设背景 | 第19-20页 |
(一) 浦东新区建设背景 | 第19页 |
(二) 滨海新区建设背景 | 第19-20页 |
(三) 两江新区建设背景 | 第20页 |
(四) 小结 | 第20页 |
二、 政府职能 | 第20-28页 |
(一) 新区定位 | 第21-22页 |
(二) 管理体制 | 第22-27页 |
(三) 政策优惠 | 第27-28页 |
三、 土地利用 | 第28-30页 |
(一) 浦东新区的开发平台及开发模式 | 第28-29页 |
(二) 滨海新区的开发平台及开发模式 | 第29页 |
(三) 两江新区的开发平台及开发模式 | 第29页 |
(四) 小结 | 第29-30页 |
四、 金融资本(融资模式) | 第30-31页 |
(一) 浦东新区融资模式 | 第30页 |
(二) 滨海新区融资模式 | 第30页 |
(三) 两江新区融资模式 | 第30页 |
(四) 小结 | 第30-31页 |
五、 人力资本 | 第31页 |
六、 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 | 第31-33页 |
(一) 产业选择 | 第31页 |
(二) 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七、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一) 特定的时代背景为契机,以新区自身条件为基础 | 第33页 |
(二) 政府角色、职能直接影响国家级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 第33页 |
(三) 打造金融全产业链,完善金融要素市场 | 第33页 |
(四) 重视人才因素 | 第33-34页 |
(五) 注重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打造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天府新区建设现状及三大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36-43页 |
一、 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二、 现状及特性分析 | 第37-39页 |
(一) 发展现状 | 第37-38页 |
(二) 天府新区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三、 三大国家级新区经验的启示 | 第39-43页 |
(一) 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是新区建设的关键 | 第39页 |
(二) 根据自身条件与特点明确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39页 |
(三) 基础设施先行是新区建设一般规律 | 第39-40页 |
(四) 产业选择以及产业链的构建能提供持久的发展动力 | 第40页 |
(五) 强化区域之间协同发展,处理好区域之间竞合关系 | 第40-41页 |
(六) 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重要核心战略资源的观念 | 第41页 |
(七) 节约土地资源,走集约式发展道路 | 第41-42页 |
(八) 防范债务风险,合理灵活运用开发平台 | 第42页 |
(九) 加强新区推介,提升新区品牌建设 | 第42页 |
(十)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建设天府新区的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 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形成政策洼地 | 第43页 |
二、 拓展投融资渠道,充分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 第43页 |
三、 加强高端产业链打造,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 第43-44页 |
(一) 明确实施承接转移和自主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 第43-44页 |
(二) 制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创新性经济专项发展规划 | 第44页 |
(三) 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高端化发展环境 | 第44页 |
(四) 依靠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 第44页 |
四、 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增强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 第44-45页 |
(一) 加快汇聚创新高端要素资源 | 第44-45页 |
(二) 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 | 第45页 |
(三) 加快吸引创新创业高端人才聚集 | 第45页 |
五、 长远战略性规划,逐步阶段性推进新区发展 | 第45页 |
六、 加强品牌打造,提升新区知名度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7-48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二、 论文研究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