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中游干旱河谷荒漠植被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干旱河谷的概念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6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8页 |
·地理特征 | 第16页 |
·气候特征 | 第16-17页 |
·社区状况 | 第17-18页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野外样方调查 | 第18-19页 |
·标本鉴定和资料整理 | 第19页 |
·植被类型划分 | 第19页 |
·植物生活型和叶型划分 | 第19-20页 |
·植物区系分析 | 第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4 群落外貌及类型划分 | 第22-40页 |
·群落外貌 | 第22页 |
·群落类型划分 | 第22-25页 |
·群落学特征 | 第25-40页 |
·小叶荆群系 | 第25-29页 |
·白刺花群系 | 第29-30页 |
·小叶灰毛莸-架棚-灰岩木蓝群系 | 第30-36页 |
·垫状迎春群系 | 第36-40页 |
5 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特征研究 | 第40-52页 |
·物种组成 | 第40-42页 |
·科、属、种的组成 | 第40-41页 |
·科、属大小统计 | 第41-42页 |
·生活型及叶型分析 | 第42-45页 |
·生活型 | 第42-44页 |
·叶型 | 第44-45页 |
·群落物种频度 | 第45页 |
·有刺植物具有明显优势 | 第45-46页 |
·区系分析 | 第46-52页 |
·属的分布区类型 | 第46-49页 |
·种的分布区类型 | 第49-52页 |
6 荒漠植被分布规律与多样性分析 | 第52-58页 |
·群落海拔分布格局 | 第52-53页 |
·(亚)群丛物种丰富度 | 第53-54页 |
·(亚)群丛之间的相似性 | 第54-58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8-64页 |
·研究区气候特征与群落外貌 | 第58页 |
·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第58-59页 |
·群落物种组成及其区系特征 | 第59-60页 |
·群落生活型、叶型和频度特征 | 第60-61页 |
·群落性质分析与讨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4页 |
附表 | 第74-78页 |
附图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