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论文--两栖纲论文

臭蛙属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初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1 臭蛙属研究概况第10-27页
   ·臭蛙属简介第10-13页
     ·中国臭蛙属物种分布及分类特征第10-13页
   ·臭蛙属物种的研究历史第13-19页
     ·形态学研究第13-17页
     ·细胞学研究第17-18页
     ·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8-19页
   ·分子系统学研究简介第19-26页
     ·分子系统学的定义及形成第19-20页
     ·分子系统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第20页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第20-22页
     ·系统发育树精确性的统计检验第22页
     ·mtDNA 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第22-24页
     ·分子系统学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4-2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6-27页
2 臭蛙属部分物种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第27-54页
   ·实验材料第27-30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30-34页
     ·总 DNA 提取第30页
     ·总 DNA 检测第30-31页
     ·PCR 扩增第31-32页
     ·PCR 扩增产物检测第32页
     ·PCR 扩增产物酶切反应第32-33页
     ·PCR 测序反应第33页
     ·纯化测序产物第33-34页
     ·DNA 序列测序第34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4-35页
     ·序列编辑、拼接与比对第34页
     ·核酸序列饱和度检验第34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34-35页
     ·外群选择第35页
   ·结果及分析第35-47页
     ·总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检测结果第35-37页
     ·臭蛙属 mtDNA 序列特征第37页
     ·臭蛙属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第37-42页
     ·核酸序列饱和度检验结果第42-44页
     ·臭蛙属各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第44-47页
   ·讨论第47-54页
     ·DNA 分子标记的应用第47页
     ·臭蛙属的单系性第47-48页
     ·圆斑臭蛙、大耳臭蛙和宜章臭蛙的物种有效性第48-50页
     ·凹耳臭蛙和沙巴臭蛙的分类地位第50-51页
     ·臭蛙属的种组划分第51-54页
3 O.LIVIDA 与 O.CHLORONOTA 的系统发育关系及生物地理初探第54-63页
   ·实验材料第54-56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第56页
   ·结果及分析第56-61页
     ·不同种群O.livida和O.chloronota mtDNA序列特征第56-57页
     ·O.livida和O.chloronota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第57-58页
     ·O.livida和O.chloronota不同地理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第58-61页
   ·讨论第61-63页
     ·Odorrana chloronota的物种有效性第61页
     ·Odorrana livida和Odorrana chloronota的生物地理学初探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个人简介第69-70页
导师简介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县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下一篇:澜沧江中游干旱河谷荒漠植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