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定义 | 第13页 |
|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3-14页 |
| ·免疫分析 | 第14-15页 |
| ·免疫传感器及其分类 | 第15-16页 |
| ·免疫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第16页 |
| ·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钯杂化的 SBA-15 与离子液体作为标记物的沙丁胺醇免疫传感器 | 第19-35页 |
| ·引言 | 第19-2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0-23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20页 |
| ·磺酸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0-21页 |
| ·Pd@SBA-15 的制备 | 第21页 |
| ·Pd@SBA-15/Ab_2/BMIM·Br 标记物的构建 | 第21-22页 |
| ·沙丁胺醇夹心型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第22页 |
| ·SAL 的电化学检测 | 第22-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 ·Pd@SBA-15/BMIM·Br 和石墨烯的表征 | 第23-25页 |
| ·免疫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25-28页 |
|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28-30页 |
| ·免疫传感器对 SAL 抗原的响应 | 第30-31页 |
| ·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31-33页 |
| ·血清中 SAL 的检测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铂钯杂化的石墨烯作为标记物的己烯雌酚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第35-49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 ·氮掺杂石墨烯(N-GS)的合成 | 第36页 |
| ·Pt-Pd@GS 的合成 | 第36-37页 |
| ·DES 免疫传感器中抗体的孵化过程 | 第37页 |
| ·己烯雌酚夹心型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第37-38页 |
| ·DES 的电化学检测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 ·N-GS 的表征 | 第39页 |
| ·Pt-Pd@GS 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39-40页 |
| ·免疫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40-42页 |
| ·DES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42-43页 |
| ·免疫传感器对 DES 抗原的响应 | 第43-44页 |
| ·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一种基于石墨烯/硫堇/金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葡萄糖传感器 | 第49-5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 ·石墨烯(GS)的合成 | 第50页 |
| ·金胶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50页 |
| ·电极的修饰过程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 ·GS 的表征 | 第50-51页 |
| ·金胶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51-52页 |
| ·葡萄糖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52-53页 |
| ·免疫传感器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53页 |
| ·葡萄糖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 | 第53-54页 |
| ·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介孔铂为标记物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多通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第57-65页 |
| ·引言 | 第57-58页 |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 ·石墨烯的制备 | 第58页 |
| ·介孔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8页 |
| ·标记物 M-Pt NPs -Ab_2的构建 | 第58-59页 |
| ·多通道夹心型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第59-60页 |
| ·多通道夹心型免疫传感器的同时检测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 ·M-Pt NPs 和 GS 的表征 | 第60-61页 |
| ·M-Pt 与 M-Pt-Ab_2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61-62页 |
| ·多通道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表征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