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福建省经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评价及改进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7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 现状评述 | 第16-17页 |
三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二) 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四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DEA 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改进 | 第20-35页 |
一 DEA 的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一) DEA 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二) DEA 基本模型 | 第23-25页 |
二 建立新的 DEA 模型 | 第25-33页 |
(一) 测算技术效率模型 | 第25-29页 |
(二) 测算规模效率模型 | 第29-32页 |
(三) 规模收益 | 第32-33页 |
三 决策单元的改进 | 第33-35页 |
(一) 确定性 DEA 的改进 | 第33页 |
(二) 区间 DEA 的改进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福建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47页 |
一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5-36页 |
(一) 科学性原则 | 第35页 |
(二) 代表性原则 | 第35-36页 |
(三) 系统优化原则 | 第36页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6页 |
(五) 目标导向原则 | 第36页 |
二 构建评价指标的方法 | 第36-37页 |
(一) 系统法 | 第36-37页 |
(二) 分层法 | 第37页 |
(三) 归类法 | 第37页 |
三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确定 | 第37-47页 |
(一) 指标的初选 | 第37-39页 |
(二) 数据的收集和缺失处理 | 第39-40页 |
(三) 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第40-43页 |
(四) 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43-46页 |
(五) 数据区间化处理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福建省经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 第47-62页 |
一 实证结果的分析比较 | 第47-56页 |
(一) 纵向比较分析 | 第47-51页 |
(二) 横向比较分析 | 第51-56页 |
二 改进无效或弱有效的决策单元 | 第56-60页 |
(一) 上限值的改进 | 第56-58页 |
(二) 下限值的改进 | 第58-59页 |
(三) 调整后的区间值 | 第59-60页 |
(四) 改进的效果 | 第60页 |
三 本章小结及对策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一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二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一 | 第69-71页 |
附录二 | 第71-78页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