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9-13页 |
·物理调节方法 | 第9-11页 |
·化学调节方法 | 第11-12页 |
·生理调节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大脑警觉度评测与视觉刺激提高措施的研究基础 | 第15-24页 |
·脑电信号的概述 | 第15-22页 |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 第15-16页 |
·脑电信号的产生机制 | 第16-17页 |
·脑电信号的分类 | 第17-19页 |
·脑电信号的特征及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脑电信号在警觉度评测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大脑谐振效应理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alpha 频率蓝光视觉刺激提高大脑警觉度的实验设计 | 第24-32页 |
·实验的目的与方案设计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脑电数据采集 | 第25-27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7-31页 |
·实验数据统计方法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alpha 频率蓝光视觉刺激前后自发脑电的警觉度特征对比研究 | 第32-46页 |
·警觉度主观量表分析 | 第32页 |
·自发脑电的频域特征分析 | 第32-41页 |
·功率谱估计 | 第33-36页 |
·参数分析 | 第36-37页 |
·ERD/ERS 分析 | 第37-39页 |
·重心频率分析 | 第39-41页 |
·自发脑电的复杂度分析 | 第41-45页 |
·样本熵 | 第41-43页 |
·自发脑电的样本熵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alpha 频率蓝光视觉刺激前后诱发脑电的警觉度特征对比研究 | 第46-61页 |
·事件相关电位 | 第46-50页 |
·事件相关电位的概述及特点 | 第46-47页 |
·警觉度的事件相关电位典型成分概述 | 第47-50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9页 |
·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分析 | 第50-58页 |
·行为学测试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总结 | 第61-6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1-62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