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学研究和植物学实验论文

基于场协同的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流场模拟及优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能源微藻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第8-11页
     ·能源微藻的研究背景第8-9页
     ·能源微藻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影响能源微藻固碳产油的环境因素第11-13页
     ·光周期的影响第12页
     ·CO_2浓度的影响第12页
     ·温度的影响第12-13页
     ·pH 的影响第13页
     ·培养基成分的影响第13页
   ·光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开放式系统第13-14页
     ·板式光生物反应器第14页
     ·柱式光生物反应器第14-15页
     ·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第15-16页
   ·本文工作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场协同理论发展及应用第17-22页
   ·场协同理论的提出第17-18页
   ·场协同理论在传热上的应用现状第18页
   ·场协同理论在传质上的应用现状第18-19页
   ·场协同理论用于微藻培养环境优化的可行性第19-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新型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第22-29页
   ·传统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特点第22-23页
   ·新型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结构第23-28页
     ·设计依据第23-27页
     ·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和特点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相切套管光生物反应器的模拟、结构优化和实验设计第29-51页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9-35页
     ·CFD 技术的介绍第29-30页
     ·多相流和湍流模型的介绍第30-32页
     ·光生物反应器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32-33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3-34页
     ·数值模拟的设置及初始边界条件第34-35页
   ·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模拟结果及结构优化第35-43页
     ·不同曝气方向的对比第35-40页
     ·不同曝气率的对比第40-43页
   ·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实验设计第43-50页
     ·微藻的预培养初步实验第43-47页
     ·相切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微藻培养实验设计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相切套管结构和套管结构的模拟对比及实验预测第51-58页
   ·模拟结果的对比第51-55页
     ·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及模拟条件第51页
     ·径向速度的对比第51-53页
     ·|cosα|的对比第53-55页
   ·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实验结果第55-57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55页
     ·实验结果和文献的对比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套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微藻培养性能实验
下一篇:基于alpha频率蓝光视觉刺激提高大脑警觉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