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本文框架 | 第16-17页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况 | 第18-25页 |
·股权激励的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页 |
·博弈论 | 第19-21页 |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 第21-23页 |
·股权激励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情况 | 第23-25页 |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 第25-33页 |
·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 | 第25-26页 |
·股权激励的计量 | 第26-30页 |
·内在价值法 | 第26页 |
·公允价值法 | 第26-30页 |
·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 | 第30-31页 |
·股权激励的披露 | 第31-33页 |
第4章 中外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比较 | 第33-35页 |
·股权激励的确认和计量的比较 | 第33页 |
·公允价值确定的比较 | 第33-34页 |
·员工股票期权计量日的比较 | 第34页 |
·股权激励披露的比较 | 第34-35页 |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案例 | 第35-44页 |
·中捷股份的案例分析---采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模式 | 第35-40页 |
·中捷股份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介绍 | 第35-37页 |
·中捷股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 | 第37-38页 |
·中捷股份股票期权激励会计处理相关问题探讨 | 第38-40页 |
·万科公司的案例分析---采用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模式 | 第40-43页 |
·万科公司股权激励的背景介绍 | 第40-42页 |
·案例分析 | 第42-43页 |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方式比较 | 第43-44页 |
第6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思考 | 第44-47页 |
·股权激励公允价值确定的思考 | 第44页 |
·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思考 | 第44-45页 |
·中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性的思考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