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制鞋工业论文--服装工业论文--设计、计算、图解论文

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裙装褶饰形态对比与设计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文献综述第9-11页
     ·相关学术论文及期刊文章第9-10页
     ·服装基础理论第10页
     ·服装史第10页
     ·现代服装资料及杂志第10-11页
     ·相关的服装专业书第11页
     ·文献综述总结第11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4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创新点和难点第13-14页
2 中西式裙装的穿着方式构成的褶饰的演变历史第14-20页
   ·裙装的历史演变第14-17页
     ·中国裙装历史第14-16页
     ·西方的裙装历史第16页
     ·改变世界的裙装第16-17页
   ·裙装的穿着方式第17-20页
     ·包裹缠绕型第17-18页
     ·贯头披挂型第18-19页
     ·圆筒型第19-20页
3 裙装的结构形态与褶饰的关系第20-24页
   ·褶饰的功能属性第20-21页
   ·褶饰的自然属性第21-22页
   ·褶饰的装饰属性第22-24页
4 褶饰的工艺种类及特征第24-36页
   ·自然褶的种类第24页
   ·规律裥的种类第24-25页
   ·裙装褶饰的构成形态与分类第25-31页
   ·褶饰的分类及特征第31-34页
     ·发散型褶饰第31页
     ·波浪型褶饰第31-32页
     ·发散型与波浪型褶饰第32-33页
     ·垂荡型褶饰第33页
     ·交叠型褶饰第33页
     ·特异型褶饰第33-34页
   ·裙装褶饰形态的影响因素第34-36页
     ·面料因素第34页
     ·工艺因素第34-35页
     ·款式因素第35-36页
5 中西式裙装褶饰的形态与构成比较第36-53页
   ·构成方法比较第36-39页
     ·线面结合——中国裙褶二维平面构成方法第36-38页
     ·塑形造体——西方裙褶三维立体构成方法第38-39页
   ·构成形态比较第39-53页
     ·悬垂形态裙褶比较第39-41页
     ·包裹形态裙褶比较第41-42页
     ·发散形态裙褶比较第42-48页
     ·堆积形态裙褶比较第48-49页
     ·普利兹形态比较第49-53页
6 中西式裙装褶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实例解析第53-72页
   ·褶裥元素在现代化服装设计中运用第54-66页
     ·褶裥在二维平面裁剪方式下“量”与“形”的把握第54-61页
     ·褶裥在三维立体造型方式下的“量”与“形”的把握第61-64页
     ·总结第64-66页
   ·裙装褶饰构成新方式设计的步骤与方法第66-72页
     ·裙装褶饰构成设计的步骤第66-68页
     ·裙装褶饰构成设计的方法第68-72页
7 结论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用平面裁剪塑造立体效果的方法研究
下一篇:武汉地区女大学生着装行为与价值观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