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教育论文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导论第16-40页
 一、问题提出第16-21页
  (一) 体育设施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社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基本条件第17-18页
  (二) 学校体育设施“闲置”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不足”并存的矛盾日趋突显第18-19页
  (三)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优势互补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及实施的可行性第19-21页
 二、研究意义第21-22页
  (一) 理论意义第21-22页
  (二) 现实意义第22页
 三、文献综述第22-34页
  (一) 有关学校体育设施管理现状的研究第22-24页
  (二) 有关我国全民健身服务及资源的研究第24-27页
  (三) 有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研究第27-31页
  (四) 有关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第31-33页
  (五)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33-34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4-36页
  (一) 研究思路第34-35页
  (二) 研究方法第35-36页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拟创新点第36-40页
  (一) 研究的重点第36-37页
  (二) 研究的难点第37页
  (三) 研究的拟创新点第37-40页
第—章 我国学校体育设施的配置及其使用第40-66页
 一、我国学校体育设施的配置标准第40-46页
  (一) 各级中小学校体育场地标准第40-42页
  (二) 各级中小学校体育器材标准第42-46页
 二、学校体育设施配置与使用效率分析——以重庆市云阳县学校为调查对象第46-60页
  (一) 实证思路及框架第46-48页
  (二)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8-60页
 三、学校体育设施配置与使用中的问题第60-66页
  (一) 闲置性浪费现象明显第60-62页
  (二) 相关配套严重缺失第62-63页
  (三) 封闭化管理矛盾突出第63-66页
第二章 我国社区全民健身资源建设分析第66-92页
 一、全民健身运动概况第66-79页
  (一) 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内涵第66-68页
  (二) 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和意义第68-69页
  (三) 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价值趋向第69-73页
  (四) 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现状第73-79页
 二、全民健身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以重庆市云阳县社区为调查对象第79-87页
  (一) 全国全民健身资源的建设第79-81页
  (二) 重庆市云阳县社区全民健身资源状况第81-87页
 三、全民健身视域下社区体育资源的问题第87-92页
  (一) 总量供给仍显不足第87-88页
  (二) 设施种类简陋单一第88-89页
  (三) 体育指导人才匮乏第89-92页
第三章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的理论基础与国外的经验启示第92-110页
 一、理论基础及其政策形成分析第92-103页
  (一) 公共产品理论及其应用分析第92-96页
  (二) 生命价值理论及其应用分析第96-100页
  (三) 效率理论及其应用分析第100-103页
 二、国外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的经验与启示第103-110页
  (一) 国外学校体育设施的基本情况第103-105页
  (二) 国外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第105-107页
  (三) 国外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的启示第107-110页
第四章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的可行性分析—以骞越体育项目为实例第110-128页
 一、社会资源引入学校的反哺效应分析第110-113页
  (一) 社会资源引入学校的途径第110-112页
  (二) 社会资源引入学校的反哺效应第112-113页
 二、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的范围经济效应分析第113-118页
  (一) 学校体育设施的特性与范围经济第113-115页
  (二) 学校体育设施的范围经济效应第115-118页
 三、以骞越体育项目为实例的可行性分析第118-128页
  (一) 校企合作模式及分析第118-119页
  (二) 项目背景及运行方式概述第119-122页
  (三) 基于学校层面的广义项目收益分析第122-125页
  (四) 基于社会层面的广义项目收益分析第125-128页
第五章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的现实问题与原因分析第128-136页
 一、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的现实问题第128-132页
  (一) 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有待提高第128-130页
  (二) 学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功能存在差异第130-131页
  (三) 设施投入主体的差异导致资源使用存在矛盾第131页
  (四) 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第131-132页
 二、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障碍的原因分析第132-136页
  (一) 管理机制的落后第132-133页
  (二) 思想观念的束缚第133页
  (三) 经费保障的限制第133-134页
  (四) 安全隐患难以控制第134-136页
第六章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运行模式的构建与政策建议第136-150页
 一、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的运行模式构建第136-142页
  (一) 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运行模式的目标机制第136-138页
  (二) 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运行模式的执行机制第138-140页
  (三) 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运行模式的调控机制第140-141页
  (四) 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互补运行模式的机制第141-142页
 二、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的政策建议第142-150页
  (一) 制定法律法规以确保政策落实第142-144页
  (二) 扩大宣传力度以转变传统观念第144-145页
  (三) 拓宽融资渠道以加强经费保障第145-146页
  (四) 完善各项措施以实现规范管理第146-150页
结束语第150-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70页
附录第170-202页
后记第202-2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政策研究
下一篇:云南艺术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