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和表情鲁棒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人脸识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人脸图像的预处理和实现 | 第16-30页 |
·人脸识别系统 | 第16-17页 |
·图像提取 | 第17页 |
·人脸检测 | 第17-18页 |
·相关理论 | 第18-28页 |
·PCA | 第18-21页 |
·主动形状模型 | 第21-28页 |
·训练阶段 | 第22-25页 |
·建立ASM模型 | 第25-27页 |
·ASM的使用 | 第27-28页 |
·人脸图像的预处理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光照鲁棒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 第30-38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基于对数总变分商图像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31-35页 |
·基于梯度的总变分模型 | 第31-34页 |
·对数总变分商图像(LTVQI)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表情鲁棒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 第38-48页 |
·引言 | 第38页 |
·相关工作 | 第38-39页 |
·基于人脸几何特征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39-44页 |
·几何形状 | 第40-43页 |
·训练阶段 | 第43-44页 |
·测试阶段 | 第44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光照和表情鲁棒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 第48-58页 |
·引言 | 第48页 |
·相关工作 | 第48-52页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49-50页 |
·局部二值模式 | 第50-51页 |
·区域梯度 | 第51-52页 |
·基于稠密匹配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 第52-54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