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20页 |
2 10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第20-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2页 |
·分离土壤中拮抗细菌 | 第22页 |
·对峙培养筛选拮抗细菌 | 第22-30页 |
·活性菌抑菌谱的测定 | 第30-32页 |
·讨论 | 第32-34页 |
3 拮抗活性菌株RN-61和RN-88的种类鉴定 | 第34-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供试菌株 | 第34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34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形态特征的观察 | 第34-35页 |
·生理生化测试 | 第35-37页 |
·分子生物学(16S rRNA)鉴定 | 第37-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4 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6-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供试菌种 | 第46页 |
·培养基 | 第46页 |
·种子液的制备 | 第46页 |
·发酵液预处理 | 第46-47页 |
·抑菌活性测定 | 第47页 |
·初步优化枯草芽孢杆菌RN-6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3页 |
·发酵培养基碳源的优化 | 第48-49页 |
·发酵培养基氮源的确定结果 | 第49页 |
·发酵时间的确定结果 | 第49-50页 |
·pH值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接种量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摇床转速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温度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5 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抑菌活性稳定性研究 | 第54-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55页 |
·供试菌种 | 第54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54页 |
·培养基 | 第54页 |
·主要设备 | 第54页 |
·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的制备 | 第54-55页 |
·不同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不同温度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影响 | 第55-57页 |
·不同酸碱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7页 |
·紫外线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无菌处理对枯草芽孢杆菌RN-6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6 枯草芽孢杆菌RN-61抗菌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 第61-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试验材料 | 第61-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NH_4)_2SO_4的最适饱和度筛选 | 第64-66页 |
·不同浓度下粗蛋抗菌活性测定 | 第66-67页 |
·DEAE-Cellulose柱分离抑菌蛋白洗脱组分抑菌活性测定 | 第67-69页 |
·Sephadex G-25 gel柱分离抑菌蛋白洗脱组分抑菌活性测定 | 第69-70页 |
·抑菌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 第70页 |
·讨论 | 第70-72页 |
7 枯草芽孢杆菌RN-61抗菌蛋白质的鉴定 | 第72-7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2页 |
·拮抗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 第72页 |
·拮抗蛋白FLA-61的电泳分离及质谱样品制备 | 第72页 |
·拮抗蛋白FLA-61的质谱(ESI-TOF-MS)鉴定 | 第72页 |
·质谱数据检索和分析 | 第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抗菌蛋白质的MALDI-TOF-MS质谱分析 | 第72-73页 |
·抗菌蛋白质在MASCOT数据库中同源性检索 | 第73-75页 |
·讨论 | 第75-77页 |
8 FLA-61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E.Coli Rosseta中的表达 | 第77-8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79页 |
·基因序列及质粒 | 第77页 |
·引物设计 | 第77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77-78页 |
·质粒DNA的酶切 | 第78页 |
·酶切片段及PCR产物的电泳回收 | 第78-79页 |
·含FLA-61载体的构建 | 第79页 |
·大肠杆菌Rosset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79页 |
·FLA-61蛋白质的原核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 第7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9-83页 |
·蛋白FLA-61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第79-82页 |
·原核表达载体pET-FLA61的构建 | 第82页 |
·蛋白原核表达抑菌活性分析 | 第82-83页 |
·讨论 | 第83-85页 |
9 结论 | 第85-86页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85页 |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85页 |
·论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个人简介 | 第98-99页 |
导师简介 | 第99-100页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