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3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 第20-21页 |
| ·企业绩效的含义 | 第21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 ·企业绩效评价 | 第25-28页 |
|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比较 | 第28-34页 |
| ·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 | 第28-31页 |
| ·模式比较 | 第31-34页 |
| 第3章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逻辑框架 | 第34-38页 |
|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 第34-36页 |
| ·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控制 | 第34-35页 |
| ·民营上市公司复杂的代理关系 | 第35-36页 |
|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逻辑框架的构建 | 第36-38页 |
| 第4章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8-58页 |
|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第38-43页 |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种类 | 第38-39页 |
| ·模型研究以及变量确定 | 第39-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43页 |
| ·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 | 第43-49页 |
| ·董事会特征 | 第43页 |
| ·模型研究以及变量确定 | 第43-4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4-49页 |
| ·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 | 第49-54页 |
| ·激励机制 | 第49-50页 |
| ·模型研究以及变量确定 | 第50页 |
| ·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 ·多因素变量的总体分析 | 第54-55页 |
|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 ·优化股权结构 | 第58页 |
| ·根据公司情况确定董事会规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8页 |
| ·完善高管人员激励机制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8页 |